汉代清白连弧纹铭带镜
图中所示这枚汉代清白连弧纹铭带镜,直径11.8厘米,圆形,素宽缘,圆钮,并蒂十二连珠纹钮座。座外内向八连弧纹缘,连弧纹与座外宽弦纹间饰以简化花蕊、兽首等图纹。连弧纹外饰两周细绳纹圈带,绳纹幽带间为铭文圈带,铭文为:“洁清白而事君,志行弇之明,幺锡之泽,疏远而目忘,美人外承可兑(说),毋绝。”
清白连弧纹铭带镜西汉较流行。汉镜镜铭中通假、错别、缺省、减笔及反书字较为常见,也有不少镜铭中多饰衬字,可见汉代铸镜对铭文的完整性、规范性一般不作严格的要求,主要是考虑铭文在镜背图案中的装饰效果。这可能与当时日常用镜大量生产,铸镜工匠们事先对铭文配置未作精心设计、随意取舍有关。见于著录的清白连弧纹镜铭文圈带字数多少、缺省,减笔及讹错情况不一,一般前两句较为一致,第四句以后随意取舍现象较普遍。罗振玉《古镜图录》与钱玷《浣花拜石轩镜铭集录》中收录的外圈48字的清白连弧镜铭文较全,梁上椿综合各镜,释此类镜的全铭为:“洁清白而事君,怨阴欢之介明,焕玄锡之流泽,志疏远而日忘,慎糜美之穷皑,外承欢之可说,慕窕于灵泉,愿永思而毋绝。”本文介绍的这面清白连弧纹镜铭文与见于著录的同类镜铭相比,字体、书风、释读有许多差别,可视为清白镜镜铭缺省的一个类型。
镜铭“玄锡之泽”一句涉及古镜表面处理技术问题。古镜初制不能直接用于映面饰容,必须经过最后一道“开镜”开光”工序。《淮南子·衔务训》:“明镜之始下型,朦然未见形容,及其粉以玄锡,摩以白旃,鬓眉微毫可得而察。”可见铸成型的镜子足以“玄锡”涂抹,再用“白旃(通毡)”打磨抛光,才会显现鬓眉清晰可映的效果。古铜镜研究专家何堂坤,通过镜表面扫描电镜成分分析、俄歇电子能谱表面半定量分析等反复测试,得出“玄锡”即锡汞合剂的结论,很有说服力。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