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以载道 铭以教子
2017西泠春拍拍品“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香蘅款百衲壶”,为清末收藏大家龚心钊旧藏,瘿木盒外由龚氏题签“曼生百衲壶”,内衬亦有多方藏印与一纸题记,十分珍贵。壶形制小巧,把下钤“彭年”小章。壶底钤“香蘅”长印,“香蘅”即陈曼生之子小曼宝善。
此壶器形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简洁质朴,气度不凡。壶身大小如拳,手感极佳,入手温润可人。胎身宝光煜煜,灿若朝霞,泥色褐中泛红,错落披饰着黄、褐深浅色泥,斑驳一似碎布补缀之百衲僧衣,泥色运用传神,呼应铭文,让人心生赞叹。壶身题铭:“勿轻裋褐,其中有物,倾之活活,曼生铭”。当代大石斋唐云(1910-1993)所藏清郭频迦题字,朱石某摹《茗壶二十品》,所勾绘的曼生壶式中,即有此百衲式及铭文。
此壶原为清末民初著名收藏大家龚心钊旧藏。龚心钊(1870-1949),字仲勉,又字怀西,一作怀希,号瞻麓、勉斋,室名“瞻麓斋”,安徽合肥人。光绪21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光绪34年出任清国驻坎拿大(今加拿大)总领事。辛亥革命后长居北京。龚心钊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活跃于上海,收藏极丰,尤爱紫砂,藏品常用硬木制成,内以丝绢或织锦包面,每于匣上钤印、题识品评。龚氏后人将部分旧藏捐赠上海博物馆,其余散入各地藏家,因藏盒题记的特色,龚氏旧藏每易辨识。重庆三峡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均庋藏有若干龚氏遗珍。
此壶曾于2013年在中国台北历史博物馆主厅展出。并先后著录于2008年黄怡嘉、李富美主编,《紫韵雅翫》(台北,天地方圆);2013年史俊棠、黄健亮主编《陶都风宝岛情》(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目前所见香蘅款曼生壶不多,其一,江苏淮安市博物馆藏香蘅款三足扁壶一具,肝紫色,壶肩镌铭︰“台鼎之光,寿如张苍。曼生作乳鼎铭”。把下钤“彭年”小印,底钤“香蘅”篆文长方章。此壶为1986年出土于淮安市河下镇清代王光熙墓,其人不可考。江苏淮安市博物馆藏香蘅款三足扁壶。其二,上海博物馆藏“香蘅款小周盘壶”一具,壶肩镌铭“吾爱吾鼎,疆食疆饮。曼生作乳鼎铭”,把下钤“彭年”小印,底钤“香蘅”篆文长方章。两壶均为小壶,高仅3.7公分,弥足珍贵。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