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弥坚的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局部 唐 欧阳询
欧阳询善书法,工行、楷书。师法王羲之,笔力险峻瘦劲,后兼学王献之及北碑,意态精密俊逸,自成一家。《唐人书评》曰:“(欧阳询书)若草里蛇惊,云间电发;又如金刚瞋目,力士挥拳。”张怀瓘《书断》曰:“询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传世作品有《九成宫碑》《化度寺碑》《行书千字文》《张翰帖》等。
欣喜若狂
欧阳询是唐初年事最长、资望最高的大书法家,其书法才能在年幼时即有所展现。欧阳询天资聪颖,智慧过人,读书一目数行,过后便能背诵。他特别精通《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在史学上有一定造诣,武德七年曾和裴矩、陈叔达等人一起编撰了大型类书《艺文类丛》一百卷,留传后世。
欧阳询是唐初最负盛名的书法家,他书学王羲之,而有自己创造,其字笔力险峻,清奇瘦劲。欧阳询对王羲之书法作品非常珍视,相传有一天,他在一个朋友家发现一本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学书的《指归图》后,欣喜若狂,爱不释手,最后以重金买下。
欧阳询把《指归图》当成宝贝,放在案头日夜揣摩,刻苦学习,最后终于领悟了王羲之笔法的精髓,并用于自己的书写。当时,欧阳询书法作品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大力推重,只要能得到一小幅他的书法真迹,人们便如获至宝,将其作为范本进行临摹学习。
率更观碑
欧阳询曾做过太子率更令,时人以官职代人,故称其为“欧阳率更”,而把他险峻疲劲、独具一格的书法称为“率更体”。
欧阳询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就是对名家碑帖特别感兴趣,每当看到前代书法名家的碑帖,他就高兴异常,兴趣猛增,必定仔细欣赏、反复阅读,简直达到了入迷的程度。传说有一次,在外出回家的路上,欧阳询发现一块晋代书法家索靖书写的石碑,兴奋异常。他当时骑在马上,就侧身观看;后来干脆下马,走到碑前细细品味,不停地又指又划,连声叫好。天色慢慢转晚,他只得离开。但他一步一回头,目不离碑,手不停划,显然还没看过瘾。后来他干脆返回来,继续品看,并在心中琢磨碑文的点画、结构和章法。他越看越有劲,不知不觉天已经完全黑了,他就在碑下铺了一块布坐下来,借着月光继续观看,困了就休息一会儿,醒了再接着看。据说欧阳询就这样一直琢磨了三天三夜,最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老而弥坚
欧阳询酷爱书法,毕生精力都用于对书法的学习和研究,因此被封为书学博士,在弘文馆教授书法。欧阳询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都很有名,而以楷书最为出色,后人将其楷书称为“欧体”。欧阳询和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声望可见一斑。
欧阳询一生勤奋,刻苦临池,老而弥坚,其楷书代表作是《九成宫醴泉铭》,这是他76岁时的作品,也是他的称心得意之作。书写此碑时,欧阳询虽然年事已高,但他眼不花,手不颤,笔笔有力,字字有劲。此碑点画方圆有致,隶楷兼用,天衣无缝。其楷书由篆隶得笔,晋帖得韵,隋碑得神,集各家书法之大成而自成一家,用笔严谨,结字险绝,章法疏朗。这么工整严谨的楷书,竟出自一个七十多岁高龄的老人之手,实在令人称奇。此碑法兼南北,既有北碑之遒劲雄强,又有南书之清雅秀丽,刚柔相济,耐人寻味。碑上之书笔法瘦硬通神,结字雍容婉丽,寓险绝于平正之中,法度森严,雅俗共赏,为千古名作,影响深远。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链接
欧阳询(557—641),唐代书法家,和虞世南、禇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大家”。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隋时为太常博士。唐高祖李渊即位前,即引为宾客。入唐,累擢给事中,历太子率更令,弘文绾学士,封为渤海县男。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