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修复人才培养告急 学徒六年未能完全出师
图为李奇向学员讲解瓷器修复知识。
“全国馆藏古陶瓷类文物破损的大概有几十万件,从事修复工作的仅几百人,能独当一面的更是屈指可数,业内有一种说法,要修完现有古陶瓷文物起码需要上千年。”近日,国内著名古瓷修复专家蒋道银受邀来汉讲座,他疾呼,加强对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
我省古陶瓷修复现状如何?11日,记者来到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保护修复部探访,这是我省唯一进行古陶瓷专业修复的单位。
学徒六年未能完全出师
该保护修复部目前人员构成复杂,有刚参加工作的研究生,也有前来实习、进修的职校师生,还有当学徒多年的技师等。
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省古建筑保护中心副主任李奇称,该单位前身是湖北省文物总店,1997年,他大学毕业进单位不久,逢国家文物局举办首期古陶瓷修复培训班,李奇被选派去学习。当时讲授瓷器修复的正是蒋道银,他从技艺层面对学员进行系统指导。“20年过去了,当初班上的20余名同学,只有四五位还在干这一行”,李奇说,不过,坚持下来的都成了各地古陶瓷修复领域的专家。
古陶瓷修复人才培养过程缓慢,要达到一定修复水平,能独立承担修复任务,可谓十年磨一剑。1988年出生的张济夏,自2011年起跟李奇学古陶瓷修复,至今已有6年,是目前保护修复部除李奇外,唯一可动手独立修复的,但遇到细节、难点问题还得师傅亲自出马。采访中,记者碰到李奇正在悉心指导学生,原来,师徒二人最近在修复一件乾隆蓝釉六方瓶,该器物两耳均缺失,他们翻阅大量图册,反复推敲,确定了两耳的基本样式,“镂空的大小、棱角的圆润程度及纹饰绘制、打磨上色等,需对同时期各种器物风格烂熟于心”,李奇说,“修复工作需要悟性和大量的实践积累。”
专业修复人才培养面临瓶颈
近年来,相关方面对修复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但与实际需求仍存在差距。
据了解,一些综合类高等院校开设有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但其培养领域较为笼统,更侧重理论研究方向。一些职业学校开设有文物修复类专业,但存在师资匮乏、教学与实际需求有差距等问题。譬如,学校从超市买来瓷碗,打破了给学生修,“机械成型的碗制作工艺与古代完全不同,学生接触不到文物,自然找不到修文物的感觉”,李奇说。
采访中,记者碰到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前来进修的吴老师和两名实习学生,三人都是学校选派来进行暑期专业实践。学生朱勇说,接触真正的古陶瓷修复后,发现其中奥妙无穷,很多是在学校学不到的。
蒋道银退休后,受聘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成为古陶瓷修复专业教授。他称,自从《我在故宫修文物》一炮走红后,好多年轻人觉得做个“文物医生”也蛮好。但目前,修复专业毕业生的去向是个问题,博物馆、修复中心要硕士生、博士生,而职校培养的学生学历达不到,这是修复人才培养的最大瓶颈。他多次呼吁用人单位降低门槛,让更多能修复的、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该行。
加快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目前古陶瓷修复行业青黄不接,老的老,小的小,能点上名字的专家,十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蒋道银说,“如果不修放着,瓷器还不要紧,陶器则会粉化、老化。”
李奇介绍,就湖北而言,第一次文物普查显示,我省有瓷器类文物18.7万件,根据普查记录的完残程度,以及他们对七八家博物馆的实地勘察,他认为其中约有一半需要修复。
71岁的蒋道银一辈子奉献给了古陶瓷修复,近年来致力于传承工作。他编著《古陶瓷修复技艺》,填补古陶瓷修复书籍的空白,他开办了不少古陶瓷修复培训班,为全国各地博物馆、文物商店和收藏界培养了一批修复人才。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修复师?蒋道银说,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能画能写,懂鉴别,懂化学,熟悉材料、配方、结构、分子等知识,还要耐得住寂寞和清贫,静下来、认真做。“听上去要求很高,但只要坚持做,一定会出成绩。”
李奇说,最近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在省文物信息交流中心设立实践教学基地,今年9月,他将走进该校对10名研究生开展古陶瓷修复的理论和实践教学。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