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珍玩鼻烟壶:盈握乾坤掌中珍宝
在民间收藏中,鼻烟壶是一种人见人爱的收藏品,它精巧玲珑,工纯艺精,形制娇小,摩挲把玩于掌中,令人趣味无穷,是所谓“盈握乾坤,掌中珍宝”之藏品,故而极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鼻烟壶是盛放鼻烟的小瓶子,在中国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一般由壶盖、壶身和铜匙或者银匙组成。应该说,它既是中国文物界的宠儿, 又是中国艺术花苑中各艺术门类的缩影。 在它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的绘画、书法、雕刻、镶嵌等工艺。它细巧精致,充满雅趣。据史书记载,在清代的三百年间,上自皇室贵胄,下至庶民百姓,无不对之宠爱有加。因而鼻烟壶也就成了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甚至是显示身份尊贵高低的象征。据《清史稿》记载,清高祖85岁高龄做寿《千叟宴》时,还赐给各国正使鼻烟壶和鼻烟盒。
鼻烟壶确实是中西合璧的瑰宝,自清代初期鼻烟壶和珐琅彩从西方传进中国后,它便融入了我们民族的浩瀚文化之中。据传,清初的康熙皇帝十分喜爱艺术品,当这种小巧玲珑的吸烟工具从西方传入宫中后,他欣喜异常,不仅在宫中下旨制作以珐琅彩为主的鼻烟壶,同时也生产其他如白玉、贵金属等的鼻烟壶。之后不久,清皇府养心殿造办处就不惜代价,为皇帝制造出数量极少、专供皇帝个人用的“内廷秘玩”,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珐琅彩鼻烟壶。尽管如此,让珐琅彩鼻烟壶大放光彩的却是雍正、乾隆二代。特别是雍正,他在位仅13年,在这期间的珐琅彩制作技艺几乎是空前绝后的,无论在色彩、绘画,还是在造型风格等方面, 都达到了珐琅彩鼻烟壶制作工艺的顶峰。曾几何时,纽约佳士得曾以550万余元拍出一件清乾隆御制珐琅彩西洋人物图鼻烟壶,至今仍为收藏爱好者津津乐道。
鼻烟壶的材质较为广泛,通常有陶瓷、牙角、玉石、翡翠、玛瑙、水晶、料器等。其形制一般多为扁圆形,也有鸡心状、随形状、单体葫芦状和连体葫芦状等,不尽相同。而制作工艺却较繁复,镶嵌、雕刻、戗金、内画等无数不有。特别是料器鼻烟壶,往往采用套料工艺。套料分单料和套料两种,单料较为常见,套料则显得精致妩媚。它有内心底子一层,外面再套以其他颜色的玻璃,最多时可达三四层,然后再在其上琢刻各种花纹纹饰。此外还有内画,内画鼻烟壶就是以玻璃组水晶料为壶坯,用特制的变形细笔在口小如豆的方寸天地里反手绘饰精妙入微的山水、花鸟、人物,且清晰逼真。此工艺的难度可想而知,故极得慈禧的赏识。有史料记载,清代时,北京的内画高手如周乐元、叶仲三、马少宣等都非常有名,特别是马少宣,他的内画鼻烟壶正面绘画,背面为书法(多为欧阳询《九成宫》体)。他的内画山水人物,尤以戏剧人物见长,作品曾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誉奖。清代的鼻烟壶产地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山东的博山以及内蒙古、辽宁、西藏等地。各地制作的鼻烟壶风格和材质又略有不同,比如内蒙古的鼻烟壶以银质等金属为主,西藏也以金属居多,而广州则以牙角为主,且多精致不凡。
鼻烟壶素以精巧玲珑著称于文物收藏界。自从鼻烟壶进入艺术品拍卖市场后,便越来越得到收藏投资者的宠爱。特别是近年来名闻世界的佳士得和苏富比两大拍卖行,纷纷组织专场拍卖会,从而把鼻烟壶推向了一个全新高度。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