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螃蟹》
《菊花螃蟹》王梦白作
1946年春,张大千和王雪涛在一起赏画论道、怀古说今。不知不觉,话题涉及到王雪涛的老师王梦白。王雪涛以王梦白的《红树双猿图》索题,张大千慨然题到:“远寻红树宿,深向白云啼。丙戌春孟,雪涛道兄出观。王梦白先生之殁,忽忽十二年矣。题此不胜车过之痛。爰。”落款的下方,工整地留下了两方印章,一为“张爰之印”,另为“大千”。
《红树双猿图》的作者王梦白,祖籍江西丰城,1888年生于浙江衢州,1934年病逝于天津。尽管他的人生历程,跟老家江西的关系不甚密切,在社会交往中他却始终未忘江西乡籍。据说他的名片上写着:“江西老,王云,字梦白,号破斋主人。”他的知交好友陈衡恪比他年长12岁,两人的交往既有志同道合之意,亦有乡邻桑梓之谊。王梦白早年在上海谋生,曾经在灯笼店、钱庄作学徒,业余刻苦习画。宗任伯年,并得到吴昌硕的亲自指导。民国初年,王梦白持吴昌硕代定之笔单前往北京谋职,在司法部担任录事。1915年,在司法部任职的余绍宋与司法部的若干同事一起组织“宣南画社”,请江南名画家汤定之作指导,每次聚会都邀请在北京的书画名流光临切磋,梁启超、姚华、陈衡恪、萧俊贤、王梦白等,都是雅集的常客。1920年,在陈衡恪的推荐下,32岁的王梦白担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教授,开始了人生最辉煌的阶段。
王梦白擅长花鸟猿禽,得意之作均出自观察写生,并且能够不受传统笔法的束缚。王雪涛曾经回忆说,王梦白作画时并不死守某种笔法,而是“转运自如”、“根据表现内容与作者之意,该用什么笔法就用什么笔法”。王雪涛称王梦白作画有“三快”,即眼快、手快、心快。现在存世的王梦白的代表之作,比如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的《豆荚蚂蚱图》、《海棠蟋蟀图》等,蚂蚱、蟋蟀的瞬间动态描绘得活灵活现,让人感受到“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的精熟畅快。其实,在王梦白的绘画创作中,“眼快”和“手快”都只是表面现象,“心快”才是真正的诀窍。王梦白善于观察,有着惊人的默写能力。他在动物园写生,常常是眯起一只眼,静静地看个够,然后转身背临,尽得神韵。也正是有这样的素质,他在放笔落墨的时候,没有一点雕琢之气,并且能够笔随心运,涉笔成趣。他还常常带着王雪涛一起观看动物题材的影片,情酣兴浓之时,就紧紧地抓住王雪涛的手,叮嘱他格外留意。
王梦白的画,在后期受徐青藤、华新罗、李复堂等人的影响较大。有些作品中,也有着陈衡恪的影子。比如王梦白的《菊花螃蟹》,现藏于中国美术馆,其笔法和趣味,跟陈衡恪的同类作品《蟹菊图》、《菊轴》、《菊石图》、《松菊图》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1915年,梅兰芳曾经向王梦白学习绘画。每星期一、三、五,王梦白亲往梅宅,现场示范作画技巧。1924年,梅兰芳的30岁生日,王梦白与凌植支、姚华、陈衡恪、齐白石等一起在梅宅合作绘画,王梦白画了一只张嘴的八哥,栩栩如生。此画是梅兰芳最珍爱的绘画作品,张挂于梅家的书房。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