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参观纪行
2017年是著名的“八七会议”召开90周年。近期,笔者来到坐落于武汉江岸区鄱阳街139号(当时称汉口三教街41号)的八七会议旧址参观学习。
从外观看,八七会议旧址是一幢三层西式公寓,据介绍该公寓时称怡和新房,是英国人于1920年建成。该建筑横跨度较大,几乎占据整条街面;中间为外挑式正门,挂一块醒目的红底金字大匾,上书“八七会议会址”六个大字,注明是由邓小平亲题。
1978年8月7日,八七会议会址恢复原貌并依托旧址建成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李维汉(新中国首任统战部部长)、陆定一等先后来过纪念馆视察,习总书记也曾亲临指导。
纪念馆对外开放一层和二层,其中一层为史实陈列,二层基本按原样展示当年会议场景。1927年8月7日,挽救中国革命于危难之际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便是在二楼靠后巷的房间里召开。
一层陈列厅包括前言、三个陈列展示部分和一个结束语。
走进大门,第一眼便可见一幅巨大浮雕,上题“伟大的历史转折-八七会议历史陈列”。浮雕背景是八七会议旧址;旧址上空的阴云密布状图案既反映当时严峻形势、又像引导人们去拨云见日重现中国版图;浮雕左侧是几位神情凝重但斗志昂扬的参会者雕像;而浮雕右下角则反映八七会议后党领导工农兵各界拿起枪支和刀叉奋勇向前的斗争场景,并辅以麦穗图案、意指秋收起义。
陈列的前言部分简要介绍八七会议召开的形势与任务,指出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革命面临严重危机、党处于生死存亡危急关头;八七会议纠正了右倾错误、总结了教训、讨论了党的任务、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方针;会议鼓起革命志士的斗争勇气、踏上新征程,从而为挽救党、挽救革命作出巨大贡献,实现向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性转折。
陈列展示的第一部分叫“风云突变”,反映1927年大革命走向全面失败的危急情势。该部分先介绍大革命高潮,指出中共的广州三大召开,开启了国共第一次合作;五卅运动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陈列厅展出了当时的会议图片、还配上了当年风趣而写实的工人画报,反映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同时展出北伐线路图和北伐胜利纪念章等。随后,该部分指出当时的大革命中心在武汉,说明1926年9月,在上海的中共中央为适应形势派遣大批干部到武汉工作;至次年4月,中共中央机关全部迁至武汉。陈列厅特别挂出了一幅1926年12月中共中央农委书记毛泽东在武汉的旧居图片。第一部分的末尾称为大革命失败,指出由于对蒋汪背叛革命的危险性估计不足,大革命遭受严重损失。在此部分,陈列厅以毛泽东诗词《菩萨蛮·黄鹤楼》来凸显当年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并以夏明翰、向警予等诸多牺牲在反动派屠刀下的共产党员照片及其经历来反映革命者的顽强斗志。
陈列展示的第二部分称作“力挽狂澜”,说明在危急关头召开的八七会议通过了《告全党党员书》等多项决议,以及毛泽东第一个在发言中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该部分先叙述会议的筹备,说明当时党组织被迫进入秘密状态;特别指出中共中央于1927年7月13日发表宣言谴责反动派的行径,声明中国共产党将继续革命斗争;同时指出同年7月18日,宋庆龄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身份公开发表《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等。随后,该部分着重说明八七会议的经过,展出1927年8月11日出版的《中央通讯》、参会者照片、决议案及部分手稿照片等大量珍贵历史资料。第二部分的末尾为会议成果,其中摘自《告全党党员书》的几句话颇为震撼人心:“在严重的环境之下,革命危急的时候,我们要整顿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找着新道路…”。结尾处集中展示了诸多烈士遗物,并为八七会议重要参会者、当时中共中央实际领导者瞿秋白设立专版,引用其名言“革命的前途是光明的,革命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八七会议近8年后,瞿秋白于1935年高唱国际歌就义于福建长汀。
陈列展示的第三部分叫作“星火燎原”,指出八七会议后,中国革命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黑暗中高举革命旗帜,以血与火的抗争回击反动派的屠杀,先后领导了秋收起义、黄麻起义、广州起义、年关暴动等武装斗争,逐步走上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该部分先叙说八七会议精神的传达情况,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坚决实行党的新方针。接着,该部分介绍恢复整顿组织的步骤,列出中共中央北方、长江和南方局的管理范围,党的组织序列和交通组织系列表。最后,该部分着重展示党领导武装起义的壮举,尤其是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和井冈山的朱毛会师。
一层陈列的结束语部分非常特别:除了结语还庄严展示了入党誓词,与之前腥风血雨的史实描述前后呼应,结语则指出八七会议是伟大转折点和光辉里程碑,标志着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已具备相当的危急处理和创新能力,标志着党从此走向成熟。
纪念馆二层是复原的会议室,还原当年八七会议的场景。据介绍此会场当时是共产国际代表拉祖莫夫夫妇的住宅。会议室不大,一面是窗两面是墙,两边墙上各有一扇门和一个壁炉。窗前摆放一张长方桌,配两把靠椅,桌前另有一些长凳和椅子,并留有一些空隙供参会者站起来发言讨论。总体看,这个会场的陈设十分简单,与会者当年是在极端恐怖危机中召开了整整一天重要会议。此外,会场旧址还挂出一幅油画,展现当时毛泽东在会上激昂陈词的情景,充分体现了艰难时刻党的前辈们心怀承诺与信念,在危机面前不忘初心履行责任与担当的豪迈情怀。
参观完毕,笔者感慨万千。习总书记曾说“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笔者体会到:初心、奋斗、为民,这就是党的八七会议在危急关头实现决定性转折的成功关键、也是今天党领导全国人民迎接两个一百年、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与不竭动力。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