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国产老胶片 梦想建个博物馆
黄坚新经常为社区居民放映老电影
黄坚新和他的收藏品
灯熄。“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跃然屏幕,伴随均匀哒哒声、冲锋号声,一幕幕黑白光影,一下子把人带回怀旧的情绪之中。
这不是偏远山区的广场电影,这是布吉居民黄坚新的家里。在这个位于布吉一村东兴楼的房子里,他收藏的600多部国产老胶片电影和23台老放映机均安置在此,从《雷锋》到《东方红》,从上世纪50年代的“乌克兰”型16毫米胶片放映机到70年代的“南京”牌35毫米移动式放映机,分门别类放置在卧室、客厅的铁架和地上。记者日前到此,听他讲述穿梭在老电影时光长廊中的感与悟。
钟情老胶片电影,腾出一套房来收藏
出生于1965年的黄坚新,对胶片电影有份特殊的感情。曾经生产队每个月一场的露天电影,是他儿时难忘的回忆,放映机里胶片“哒哒哒”的转动声,总是给他一份莫名的激动和满足感。
大学毕业后,黄坚新就职于布吉街道某银行机构。或许是不甘于生活的平淡,玩乐器、录制歌曲、收藏胶片电影成为他业余生活的调剂品。
黄坚新告诉记者,因为不少电影公司经历改制,不少厂子倒闭,大量库存的影片和旧放映机流出,甚至被当做废品处理掉。而有深厚老电影情结的黄坚新则闻风而动,开始了胶片电影和经典设备的收藏。仅2005-2006两年时间里,黄坚新就买了200多部胶片电影。“也走过弯路,淘到过很多废胶片,回来根本无法放映。”黄坚新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后来我买胶片回家就立刻拆洗,好多胶卷夹绣了,我就一个一个取下来用磨砂打磨,然后喷漆,重新放置保存。那时候除了上班,其余时间都在做这个事,如果得到了一批好片,就会通宵研究。”
家里的生活空间被一批批老式胶片逐渐压缩。几年后,黄坚新索性将房腾出来,专门留给心爱的胶片电影。
罕见纪录片胶片留存深圳早年建设场景
黄坚新收藏的电影种类繁多,藏品阵容中,战争片和故事片是主力,包含了《渡江侦察记》、《阮玲玉》、《南征北战》、《刘三姐》等大量国产老影片。
黄坚新还收藏到很多罕见的纪录片、科教片、新闻简报、农村题材的电影。“每部收藏回来的电影我都会认真地看过,而从这些纪录片,除了看到电影技术的逐步变化,我也看到了我们国家历史的发展。”如今,从他收藏的老电影胶片里,《成昆铁路》、《南京长江大桥》等众多纪录片都是珍品,更加难得的是,他收藏的1983年珠江电影制片厂的《日新月异的深圳特区》、《蛇口招商局在前进》、《深圳风景线》等纪录片,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早年的建设场景。另外,在新中国面世的10多部胶片动画电影中,黄坚新就收集了5部,分别为《猴子捞月亮》、《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半夜鸡叫》、《阿凡提》。
望在深圳成立博物馆传承发扬电影文化
随着数字电影技术的日益成熟,胶片电影逐渐淡出银幕。“电影胶片每拷贝一次便磨损一次,如果不加以保护,总有一天这些珍贵的影像会消失。”黄坚新说,在深圳有20多名老胶片电影收集爱好者,他们成立了“深圳老电影公社”,并应一些公益组织的邀约,去各区放映老电影。“我们希望能在深圳成立一家老电影博物馆。在这家博物馆里,人们能观看老电影、参观相关物件,并从中了解博大精深的电影文化、历史等知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