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魏氏砖雕:非物质文化遗产助产业扶贫

  从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到产业化,魏氏砖雕走出了一条适应市场的产业扶贫路。

  “目前,公司年利润四五十万元,解决村组劳动力38人,其中建档贫困人口23人,每人年净收入2万余元。”8月7日,在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凤岭乡于河村,魏氏砖雕第四代传承人卜文俊对参加“2017全国网络媒体宁夏行”的70多名记者说。

  魏氏砖雕展示馆里精美的、来自不同年代的砖雕,令记者们赞叹不已。

  据悉,魏氏砖雕已有120多年历史,在当地乃至宁夏全区都享有很高的声誉。2014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然而,因为家族传承、口传心授、手工制作、小窑烧造、小量销售,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甚至,技艺的传承发展潜力受到很大的制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魏氏砖雕公司的工作人们正在作业。

  2009年,隆德县委、县政府提出“文化旅游兴县”战略,着力培育发展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引导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向产业化方向迈进。2010年,卜文俊投资65万元成立隆德县魏氏砖雕艺术有限责任公司,使得魏氏砖雕由过去的单一手工制作向机械批量生产转变,突破了手工制作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的,难以走进寻常百姓家的瓶颈。

  卜文俊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跟随岳父学习砖雕制作30多年,熟练掌握了砖雕的选土、配料、酿泥、捏制、雕刻、建窑、烧制等制作技艺。成立公司后,他从社会上招揽技术人才,并和妻子亲自教授砖雕技艺,培养出了许多砖雕传承人。

  在新中国成立前,砖雕属于“奢侈品”,只有富贵官宦人家,才用得起。而近年来,仿古建筑兴起,砖雕装饰颇受欢迎。卜文俊介绍,为满足市场需要,其改进工艺,还将手工单件制作发展成为模具成批生产。

  目前,该公司解决了村组劳动力38人,其中建档贫困人口23人,每个务工人员打工净收入2万余元。“最近,还有大客户来洽谈过。”卜文俊对魏氏砖雕的前景非常看好。他说,自己还计划引进专业的管理团队,加快魏氏砖雕的发展。

  据凤岭乡武装部长张赛虎介绍,于河村有人口383户1438人,其中建档户108户404人,被确定为2017年脱贫销号村、美丽村庄建设村、乡村文化旅游开发村、草畜产业壮大村。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于河村按照草畜产业为主导、魏氏砖雕作特色、乡村旅游打基础的产业发展思路,全力推进产业脱贫工程。

  草畜产业以大户和村集体经济为带动、争取闽宁和农牧厅帮扶资金60万元,着力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瓶颈。全村建成牛棚117幢,青贮池30座、牛存栏453头,其中建档户牛存栏115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年来,仿古建筑兴起,砖雕装饰颇受欢迎。

  此外,于河村将魏氏砖雕非遗文化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以隆德县魏氏砖雕有限公司为依托,以魏氏砖雕非遗展览馆为基地,由企业负责开发市场和技术指导,采取企业基地集中生产和周边农户分散制作相结合的模式,逐步吸纳更多农户参与非遗产品制作,打造产业增收的特色亮点。

  充分利用当地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挖掘农耕文化元素,突出传统农耕文化和魏氏砖雕艺术的传承、融合和发展历程,展示传统民间民俗技艺,打造集艺术展示、农事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传统农耕文化艺术展示园,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澎湃新闻注意到,该村乡村旅游已初具雏形,村庄干净的道路两旁,青砖白墙的民居在蓝天白云下,别有一番韵味。

  据悉,8月7日,“全国网络媒体宁夏行”大型采访活动正式启动。7日至12日,全国58家网络媒体采访团将奔赴固原、中卫、吴忠、银川等地采访报道,活动紧紧围绕以“牢记嘱托,实干兴宁、走好新的长征路”为主题,全方位、全景式展示宁夏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新面貌、新成效、新举措以及传递宁夏精神。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