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最多跑一次”改革 浙江天台请“绝世孤本”回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以描绘山水著称的明代画家陈宗渊及其作品《洪崖山房图》,因寻求圆“回家省亲梦”,而备受关注。8月3日记者获悉,为尽早实现《洪崖山房图》“回家梦”,开创一段文化佳话,浙江天台借力“最多跑一次”改革,排出项目建设计划表,加速推进宗渊书院项目建设。

 

  《洪崖山房图》由明初天台籍画家陈宗渊创作,因陈宗渊传世作品仅见一幅,故此作犹显珍贵难得,被称为“绝世孤本”。该作品上有10位同代名人的书法和诗作,为代表当时高水平的画作。

 

  7月30日,天台县平桥镇张思村东侧的滩地上,来自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教授、研究员对宗渊书院的设计、建设进行实地考察,专家们对这个滨水的原生态建筑、非盈利的文化公益项目表达了极大的兴趣。

 

  天台乡贤陈一平身体力行弘扬先祖陈宗渊的“四善”家风,及至去年从北京故宫博物院获得《洪崖山房图》真迹拓本后,他便有了建设宗渊书院的设想,并确定首期项目投资5000万元。陈一平介绍道,建筑学家齐康院士的团队参与了主体建筑设计,中国古代建筑元素被融入到书院建筑中。

 

  在张思村宗渊书院工作室,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潘守永认真欣赏着《洪崖山房图》真迹拓本,赞不绝口。潘守永说:“从我们对天台山水的考察来看,这幅画的思想体系实际上来源于作者家乡的山水,他运用独特的画作技法,表现了青山清水亲自然的风格,体现的是一种‘根文化’。”

 

  “让国宝回家看看绝非空想!”首都博物馆副研究员、首席设计师程旭则表示,国家支持盘活文物,让“文物”活起来,“书院有齐康院士设计的一流建筑,只要能够满足展厅、展柜等安全需求,就有机会让《洪崖山房图》回到作者家乡走一走,以提升天台山旅游的知名度。”

 

  据他介绍,《洪崖山房图》仅在故宫展出过一次,而且只是局部,“回家”后将有望全景呈现。

 

  如何让“国宝”对年轻人产生吸引力,让普通百姓也能透彻理解文人画,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杨明刚建议,可在建设中导入3D技术,通过高科技来逼真解读陈宗渊采用皴染手法完成画作的全过程。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