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应重视幌文化遗产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保护好、传承好的前提是珍视。可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域、行业,确实存有漠视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漠视,是遗弃的开始!如餐饮行业中的饭店门前所挂的“幌”,就受餐饮界的漠视。
“幌”,即人们到饭店就餐或走在大街上,常看到的正在营业的饭店门口,小到城镇小饭馆,大到大都市的饭店、酒店、酒楼,门前所挂的那个提示营业、招揽食客的“幌”据老厨师讲,幌是开板饭店必挂的标志。幌的内涵十分丰富:红色的幌圈象征饭店蒸馒头的大锅;幌圈上三条吊带上固定的银白色的牡丹花象征开花大馒头;幌圈下沿贴满一圈的红绸条象征蒸馒头锅下的火焰。
以往,凡正在营业的饭店,不论规模大小,清晨开板营业,首件事就是在门前挂幌,昭示食客,这是相约俗称的行规。可是近年来,特别是餐饮业放开经营以后,不同饭店、酒家、酒楼应运而生后,作为饭店的标志的--幌,曾受到饭店经营者的重视,同时也处在自选、自挂阶段。各家的饭店挂多大的幌,自己说了算。有的饭店自挂的幌,小的如箩,大的如筐;有的自挂两个幌,有的竟挂出四个幌、六个幌!但,皆不是职能部门授予的,全是个人行为。且,有的饭店,金絮其外,败絮其中,欺世盗名,与自家的饭店等级、标准、规模、条件极不吻合!最近二三年,随着各类饭店名称标新立异,食府、火锅城、烧烤大排档、私房菜、品味斋等名目繁多的饭店兴起,作为饭店行业的标志--幌,却受到漠视。由过去争着挂、抢着挂、挑大的挂、多多挂,张家挂一个,李家就挂三个,到当今挂也行,不挂也可,皆无职能部门过问。作为饭店的传统标志——幌,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使原本街头一景,已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令人惋惜。
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记载一段历史,传承一个故事,寄托人们一种祈盼。作为餐饮饭店标识--幌,也不例外。它是餐饮行业中饭店的特殊传统符号。这是老祖宗给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我们应和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且不可漠视,应予以重视,要爱护好、传承好;且不要在我们这一代让其黯然失色。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