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后裔李墅巧将竹林七贤入画图
李墅,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生,字石湖,后作石壶,号野人、石湖甫、伯子、壶道人。扬州人,居常府巷内,清末民初画家,为“扬州八怪”后裔。他幼承家学,后拜王拓村为师,是王小某再传弟子,得陈若木、莲溪指授,能综合诸家之长,善山水、人物、翎毛、花卉、走兽、草虫,又工书法。其作品墨色深厚,构图多变,且比较理性,法度森严而古雅朴蕴,平淡天真,率意自我。今淮安市博物馆收藏的《竹林七贤图》(见图),就是山水画和人物画的结合,从中可看出他高超的书画艺术。
竹林七贤是指魏正始年间(240—249),因政治黑暗,司马氏和曹氏争权,相互倾轧。文士们不仅才华抱负无处施展,亦时时有性命之忧。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于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他们是这一时期文人的代表,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从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中寻找精神寄托,以清谈、饮酒、佯狂等形式来排遣心中的苦闷。东晋之后,随着清谈之风的盛起,旷达、高雅、孤傲、崇尚个性和自然,便成为士族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竹林七贤”无形中便成为一种楷模,他们竹林聚会的情景常被入画,成为中国历史人物画的重要题材,这幅《竹林七贤图》就属于这样的画图。
《竹林七贤图》,纸本,水墨设色,纵252厘米,横123厘米。此幅尺寸较大,可谓宏幅巨构。此图采取深远构图法,上写叠叠青山,潺潺溪流,山势嵯峨,苍松翠竹,遥相辉映,一派春天里明媚景色。图中的竹林七贤,或坐或行,或琴或歌,或沉思觅句,或携僮而行,或三五围坐,高谈玄理,饮酒啸歌,人物形象,无一雷同。但人人都宽衣博带,孤傲高雅,其崇尚老庄之道,追求个性之心,溢于画面,形成一幅优美的画图。
其近景所写者乃小桥流水,拳石坡岸。对岸之古松繁茂,奇石屹立,泉水鸣唱,翠竹成林。树下有二位贤人正倚石而坐,似在高谈阔论,想必是阮籍和向秀,旁有二僮捧书和持杖侍立。竹林中有四人正端坐于石上,其中一人正在抚琴,其它三人颌首倾听,旁有酒坛和酒杯,随时备饮。其中抚琴者想必是以琴著称的嵇康,靠近酒坛者相必是好饮酒者刘伶,其它二人想必是山涛、王戎。其中景是写峭峰直上,层峦叠嶂,高耸入云。峰上几棵古松,穿插偃仰,曲尽其态。簇簇松针,显示其生机盎然,青春常在。一缕瀑布急流直下,高悬于山际,声透山林。峰下绿竹苍苍莽莽,汇成一片竹的海洋,繁茂劲削,纵健秀逸而不柔媚。山路上有一人正携僮远去,僮子腋下携带琵琶,想必是擅弹琵琶的阮咸,那回首间的眷恋之情时隐时现,表现含蓄而又淋漓尽致。远景是写远山峻岭,雾霭萦绕,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描绘了高山峡谷间松竹媲美的美好景色,充满了恬静秀逸的情趣。整个画面的构图笔法是写意与工笔相结合,人物的头发、胡须俱用工笔,服饰用钉头鼠尾描和铁线描相结合,所写人物惟妙惟肖,形神逼致。竹林以楷书一一为之,千叶百竿一丝不苟,实处如是,虚处亦然,给人以空灵清净的感受。苍松则以隶书写之,老干虬枝,古趣盈然,给人以高雅的艺术享受。而山水则用大写意的笔法,草书写就,故皴擦晕染,淋漓酣畅,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此图左上有长题,用行楷书之。其文曰:“瞻彼修竹,下临清流。文石偃堤,华松荫丘。植表界壤,剪茅宅幽。梁度南巘,台隐绿洲。方床读书,异宫同休。咏歌相闻,觞豆相求。或莳名药,或钓游鱼。课艺嘉植,坐思远游。濯缨微波,看云良畴。逸而不放,俨而自修。泰哉沮溺,邈乎巢由。按图以观,永宣春秋。孰若五君,遗其故俦。糟粕尘世,高纵庄周。我怀古人,遁而违优。安得挥弦,以招湛浮。”落款为“戊戌八月写於青莲花馆并录虞学士句,邗江石湖李墅。”下钤“石湖又字野人”赤文印、“甘泉李墅画印”白文印。
此“戊戌”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此时作者已五十五岁,正是艺术上最成熟的时候。此“虞学士”是指元代文学家虞集(1272—1381),上所录者是其《竹林七贤图》四言长诗。因此,该图画美、印美、题亦美,不仅有重要艺术价值,在历史上亦有重要意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