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官窑博物馆展出“扬州八刻” 好多珍贵文物值得一看
又萌又风雅,这样的展有没有见过?今天起,南宋官窑博物馆就有这么一场来自扬州的珍贵文物展览。
扬州慢,风物中的雕刻之美。被人称作 “扬州八刻”的雕刻艺术便是其中的代表,或牙或玉,或竹或木,或砖或石……以刀代笔,深刻浅雕,将地域的风情与物语融入雕刻之美,令人无限遐思。
超应季,雕出精致巧色白玉蝉
展厅一进门,在一个玻璃罩里,趴着一只大夏天才有的知了。不过,这只背有点红的“知了”是用玉雕刻而成的。这个知了只有拇指大小,一左一右两刀,就勾勒出知了眼睛,挺写意。
“这只玉知了,可不简单,是西汉时期的。”博物馆讲解员说,这个玉知了是扬州一座高级贵族墓里出土的。就刀工而言,是有名的“汉八刀工艺”。“八”是虚指,不一定就是刻了八刀,但线条简约大气,体现雄浑的汉风。玉知了为什么会出现在墓葬中?讲解员说,玉蝉是中国古代玉器中常见的器物,讲究“生以为佩,死以为含”,这样就可以达成“死后升天”的愿望。
超级憨,这个镇墓兽一点也不凶
这次展览中,有一批特别有意思的木雕,它是中国古代五代十国时期南吴国寻阳公主杨氏(公元890年—927年)出土物品。
在人们印象中,“镇墓兽”看上去很凶很狰狞。昨天,记者在博物馆看到的镇墓兽却很Q,长着一双大眼睛,咧着大嘴巴,看上去憨憨的,很可爱;而盛装女俑广袖长袍,内着抹胸、肩披长帛、款款及地衬裙下露出双足,两手拢于胸前,面带微笑,气质高雅。木雕蛇身双首俑,两端为人首,两颈相交后,人首对望。而对于蛇身双首俑,学术界普遍认为,人首蛇身交缠一起的形象,描绘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娲。
超精细,小小屏风上雕出诗和画
雕刻绝对是个精细活。其中,清代的“郑小西微刻山水象牙插牌”,屏风上有远山、湖水,还有一轮月亮倒映在水中,画面的右上角,还有一排密密麻麻的小字,要拿着放大镜才能看。其实,微雕艺人们都是凭借自己的手力,以及对雕刻的感觉,雕刻出来。
本次展览共展出扬州博物馆馆藏78件(套)雕刻精品,在细腻的线条和立体的刀锋间,传递出“二十四桥明月夜”的委婉与风韵。展览在今天正式开展,展期三个月,感兴趣的你赶紧去看一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