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世俗生活的历史画卷——打虎亭汉墓壁画

  豆腐,是人们今天比较喜欢的食品。大家都知道,豆腐发源于中国,但中国到底什么时候就有豆腐了,大家还是不清楚的。可喜的是,位于郑州新密市城西约6公里的打虎亭汉墓1号墓中出土了一幅《制作豆腐工艺图》,表现了东汉时期人们制作豆腐的完整过程。这在国内绝无仅有,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有关豆腐的记载。

  打虎亭汉墓位于郑州新密市城西约6公里的打虎亭村。该墓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是我国目前已知规模最大的东汉墓。汉墓由一座画像石墓(1号墓)和一座壁画墓(2号墓)组成。两墓东西并列而又相连,均由巨大的石块和大青砖砌券而成,规模宏伟巨大。

  1号墓的墓室上,浮雕石刻画像200多平方米,刻绘有反映墓主人生前生活场景的图画。该墓的石刻画像均以墓室为单位,分成几组,每室雕刻一种生活题材,显示出不同的用意:墓门和前室之间甬道的东西画壁上刻有《迎宾图》,以示迎接;南耳室南部刻《收租图》,十分形象:有肥胖的地主、手持简册的管家、交租的农民、运粮车、运粮堆和高大的仓房。南耳室的东西两壁分别雕刻着各种姿态的侍者和车辆,以及喂养马牛者,另有鸡、鸭、羊、猴、飞鸟、树木等画像;东耳室刻《庖厨图》:众多的厨仆,有从事杀鸡、宰牛、挂肉、烩鱼、烹调、酿酒、肩托食品等的劳动场面,以及灶燃鼎沸的图像;北耳室刻墓主人《宴饮图》、《门吏女仆图》等。从内容上看,1号墓的石刻画像包括了东汉时期人们生活中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犹如一幅生动的东汉风情画卷。

  和1号石刻墓不同的是,2号墓是一个壁画墓。在2号墓的墓壁上,绘制有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面积达300多平方米的壁画。壁画分墨绘和彩绘两部分,绘制有供养侍奉的《侍女图》,迎来送往、车骑不绝的《迎宾图》,墓主人大宴宾客、观看杂技表演的《饮宴百戏图》,反映来世进入仙界的《升仙图》,以及反映神仙生活、神话故事、珍禽异兽的多幅《神仙图》、《骑猎图》和《相扑图》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墓中所绘的《宴饮百戏图》,是一幅长7.34米、高0.7米的巨幅壁画。画面上部绘主人宴饮图、下部绘百戏图。这幅画面广阔、色彩富丽、人物众多的《宴饮百戏图》,生动地再现了当时表演百戏的紧张和欢乐场面,是一幅珍贵的表演艺术史和生活史画卷。

  总之,郑州打虎亭两座汉墓的画像石刻和壁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艺术色彩,为我们认识和研究汉代社会

  生活和艺术提供了宝贵资料,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88年1月,打虎亭汉墓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