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博物馆首次举办青铜器保护修复成果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7日,“妙手呈金——武汉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保护修复成果展”开展,首次展出该馆修复的近200件青铜器,全面展示了常见青铜器病害、修复原则方法、工艺和技法、典型修复案例及修复人员的工匠情怀,让观众大开眼界。

 

  该馆青铜器包括出土器物和原武汉市文物商店移交的传世器物,受年代久远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些器物已严重残破、变形、锈蚀,有相当一部分损毁极为严重,其蕴含的历史价值已无法体现。

 

  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该馆争取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对300余件(套)青铜器进行保护性修复,聘请著名青铜器修复专家、非遗传承人胡家喜研究员作首席指导,该馆及省内外各博物馆青铜器保护修复专家参与。2016年7月,保护修复工作顺利完成并通过国家验收。

 

  此次通过修复流程和工具的展示以及青铜器修复前后对比,让观众对文物修复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譬如有两件铜盏,器形、大小、纹饰等一模一样,保护修复前均缺器盖,器身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缺。修复人员查阅资料、细致比对,发现随州博物馆藏有一件与此盏几乎一样的青铜盏,遂以随州铜盏为模,用铜铸造出了补配器盖,完成了这两件铜盏的保护修复。

 

  在修复典型案例中还有一件青铜敦(duì),修复前仅存残片5块,都变形了,而且经过拼对,发现这5块残片即便拼全也只是器盖的一部分。修复人员将残片逐一矫形,焊接成整块,再利用器盖的对称性翻模补全残缺部分。为了补配该器物的足,修复人员特意借来麻城市博物馆一件器形一样的敦,以其足为模,通过泥塑、翻模、浇铸,制作出了补配足,终于将器物完整器形补全了。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