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京杭大运河沿岸文化带建设
7月21日,记者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情况,对河北省衡水境内京杭大运河沿岸进行了实地探访。河北省衡水市官方表示,该市在原来挖掘、保护措施基础上,着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使其成为活着的历史遗产,真正涅槃重生。
当日,记者走进衡水境内京杭大运河沿岸的阜城县运河博物馆、景县的世界文化遗产华家口夯土坝、故城县的郑家渡口等地进行实地探访。
阜城县码头镇自隋唐以来,便是京杭大运河河北段的货运码头。据《阜城县志》记载,码头为太仆寺行台故址,兼有马地、马厂、马头诸名,后因地处运河西岸时有船舶停靠而定名“码头”,码头镇也因此而得名。
阜城县码头镇党委书记闫军表示,借助运河文化,深挖、细挖运河的人文历史文化,建设和保护好大运河遗产。
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原建于清宣统3年(1911年)是时任知县王为仁主持修建的,自该险工修好后,大运河华家口段再没有决堤记录,沿用至今已有102年。该险工全长255米,呈梯形,南北走向,顶宽13米,全段高程5.8米至6.7米不等,平均收分百分之二十,堤内坡采用黄土、白灰加糯米浆夯筑成坝墙,坝墙每步宽1.8米,厚18厘米,分步夯筑,底部采用坝基抗滑木桩施工工艺,外坡与顶部为素土夯实而成。
华家口村75岁的李凤林告诉记者,1964年之前这里还有船经过,20几个人拉一艘船,自己也拉过。“当时的运输业不发达,只能靠船,运送的也都是一些农副产品。”
故城县城所在地郑口镇原称郑家口,相传元末明初有一郑氏在此运河上设摆渡口,因此而得名,简称为郑口。因这里地处水陆要冲,商贾云集,到清朝中后期已发展成为规模可观的较大集镇。据《故城县志》记载:“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汰巡检移县丞驻郑镇”,可见这里已是全县唯一繁华的市镇。
据故城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姜玉岭介绍,京杭大运河是最重要的交通大动脉,运河古渡码头郑家口,因各地商贾前来经商、落户,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城镇,三街五镇,店铺栉比,客货川流,自古以来素有“小天津卫”之称。据说当时运河码头能同时停靠日装卸量达三四十吨的船只五十余艘。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始凿于春秋战国,历隋、元二代而全线贯成。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大运河衡水段位于衡水市东部与沧州、德州交界处,是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系的一部分。大运河从故城县南部辛堤村入境,流经故城、景县、阜城三县,重点河段在阜城霞口镇、码头镇,景县安陵镇,故城郑口镇和建国镇,最后在阜城张华村北入沧州境,全长179.05公里(故城县75.2公里,景县73.2公里,阜城30.65公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