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汉字转化为文创产品 两岸学生让汉字“活”起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7月15日,2017两岸大学生汉字文化创意工作坊暨诵读书法夏令营在南京艺术学院落下帷幕。为期一周的交流研习中,来自台湾师范大学、台湾艺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两岸十多所高校的近百名师生研习汉字里的“创意故事”,再将巧思转化成主题文创产品,与诵读作品一道在南艺美术馆进行了现场展示。

 

  在“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工作坊作品展示区,记者看到两岸学生完成的刻印作品以及印有同样图案的T恤、帆布包等衍生品。“金陵刻经印刷技艺是南京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能接触这项历史悠久的木板雕刻印刷工艺是非常珍贵的机会。”指导老师南京艺术学院曹方教授介绍,“最终呈现的效果是他们将古老的汉字转化为了现代文化创意设计,这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形式传承。”

 

  李乃萱是来自东方设计大学的准大四艺术生。来自台湾的她介绍自己是第一次接触到这项特殊技艺。“我的刻印的这个字是将‘爱’字与‘家’字融合,期间还有幸得到了来自金陵刻经处非遗传承人马萌青老师的指教。回台湾后,我会继续学习推广这项工艺,将它运用到自己的毕业设计中。”

 

  将汉字的形义与京剧脸谱图案结合起来表达人生情绪、将人们劳作的状态与庄稼生长的状态糅合在“节气”字体设计中……由台湾师范大学林俊良教授和中国美术学院韩绪教授共同指导的“汉字演绎中国故事”表情包设计工作坊,4天里创作了《人生如戏》《汉字与节气》《汉字演绎张骞通西域》《汉字演绎中国传统小吃》等40多件汉字创意作品。

 

  现场,作为研习交流活动的集中展示,中华经典诵读夏令营的两岸师生们共同排演了以江南为主题的经典诗词诵读。来自苏州、常州的吟诵传承人表演了中华经典诗词的苏州方言吟诵、唐调吟诵及常州吟诵。书法夏令营学学员合作了现场书法表演《大道之行》。“通过专家讲座、现场教学、文化考察等多样的形式,本次研习交流出来的的作品是两岸大学生对共同文化之根以自己的实践进行传承与创新的成果,更是彼此了解后感情融合的成果。”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管向群教授说,“希望两岸大学生以汉字为纽带,共同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