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老腔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戏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ⅳ―7 所属地区 陕西·渭南·华阴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渭南市华阴市 申报日期 2007

 

  很早很早的时候,2000年前吧,在黄河渭河的交汇处,有一座西通长安的水陆码头。码头上一群船工,他们拉船时总是一人起头喊号子,众人跟着一起喊,一齐用力。有人用一块木头有节奏地打击船板,这号子便更有了一种号召,一种合力。黄河边上的船工就这样拉了2000年,一人起头喊号子成了一人主唱,众人跟着一起喊成了众人帮腔满台吼,木块击板成了乐器,黄河岸边于是有了一种独特的戏种――老腔。

 

  是历史,造就了传唱千年的老腔

 

  老调:历史悠久

 

  确切地说,因话剧《白鹿原》的首演,老腔才在这个夏天轰动了京城,才真正唤醒了人们尘封的记忆,也才这样震撼了我们浮躁的心灵。从碑文记载来看,京师仓又名华仓,京师庾仓,遗址一面依山,三面临崖,地势高敞,形势险要,是一座易守难攻的仓城。粮仓城墙依山塬走向而筑,围长约3300米,遗址平面呈不规则的方形,面积784000平方米。可以想见,2000多年前,就在这个土山上,堆放着成百万石的粮食,供应京师。城墙上,肯定也站着顶盔贯甲的西汉武士,守卫着这一储备重地。当地人告诉记者,在村子的东边,原先有条磨沟河,西边则是?s峪,如此想来,肯定水磨不少,粮仓里的粮食,在这里就地加工,通过漕运运送到京师。

 

  漕运和源远流长的老腔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历史造就了传唱千年的老腔。就在双泉村东北七八公里处,是渭、洛、黄河交汇的三河口,西汉年间,这里曾是重要的水路码头,千帆竞进,船工众多。因是逆水行舟,免不了要光膀赤脚的纤夫拉纤曳船,那时,船工号子就会此起彼伏,响彻河道两岸。这号子,还有船工用篙击打船板的声响,都统统被融入老腔的表演当中,形成了老腔独有的“拉坡调”。到了唐宋时期,老腔的说唱,开始以皮影为载体,进入勾栏瓦舍,形成独立的戏种。明清到民国时期则是老腔的繁荣鼎盛期。大量走进民俗节庆,乐器和唱腔更臻成熟。建国后,因为诸多原因,班社解体,戏箱收缴,演出中断,改革开放后,华阴市文化部门虽对老腔进行了一系列的搜集、整理工作,但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以致每况愈下,濒临危亡。

 

  老腔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老辣

 

  老辣:慷慨激昂

 

  和陕西地区的阿宫腔、弦板腔、碗碗腔等其他板腔体剧种相比,老腔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老辣。老腔的语言性很强,声腔紧紧依附和模拟着字声,经常把说、念、唱交织在同一个唱段,呈现出由说唱向戏曲过渡的明显痕迹。老腔在每句唱腔旋律中都有一个三拍的乐节形式,结构于句末处,这在全国剧种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事实上,无论是在剧史的本源性、传承的封闭性、剧种的独存性、风格的张性等方面,老腔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史学价值。

 

  老腔中,至今还保留着大量说唱艺术的痕迹。拿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老腔可以说是最古老的戏曲hi-hop.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靳之林说过:“研究皮影的人,大家都有这么一个共识,保留说唱的越多,它就越原始。”他在观看了华阴老腔后激动地赞誉:华阴老腔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老腔唱腔以慷慨激昂为主,像《薛仁贵征东》、《斩余元》、《取四郡》等等,却也不乏哀怨婉转的,只是这部分比例较少,只占到10%左右。2004年,金庸先生登临西岳华山,在观看老腔皮影戏后,不禁兴奋题词:“喜观老腔皮影戏,精彩无比,叹为观止。”

 

  老腔那种古朴浑厚、苍凉悲壮的唱腔让观众纷纷报以了最热烈的掌声

 

  老道:震撼心灵

 

  8月的一天,我们追寻着老腔,循至华阴。

 

  中午时分,辗转找到老腔艺人张喜民时,正要吃饭的张喜民一家人停下了筷子,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一行。作为老腔的领军人物之一,张喜民笑言自从顺利完成话剧《白鹿原》的演出任务后,媒体采访及联系演出的人就络绎不绝,老腔可算是让世人震撼了一把。连带着他们也觉得“特别荣耀、特别光彩”。以往不要说亲戚、邻里,就是家里人也难以理解他们对于老腔艺术的执著,现在终于有了“出头之日”的感觉。在演出话剧《白鹿原》时,他们11个人11次登上了舞台,尽管台下的人也许并不能听懂所有唱词,但老腔那种古朴浑厚、苍凉悲壮的唱腔却让观众纷纷报以了最热烈的掌声。“那时心里的那个喜悦之情啊,真是没法用语言来形容!”许多观众这样评价华阴老腔艺人:“把整场话剧都唱活了,他们的出现给话剧《白鹿原》带来了灵魂。”

 

  为了让我们现场感受老腔的魅力,张喜民招呼来了他的演出班子。张喜民、张拾民、张新民、张军民、张四季、李根贤六人各操各的“家伙”,他们熟练地上弦、调弦、试音后,在院子里为记者演出了《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斩黄袍》、《收五虎》等剧目的精彩片段。艺人们动情的演唱在几个简单乐器的伴奏下,竟产生出雄壮豪迈、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让人一时恍惚身之所在。很难想象,这群完全没有受过乐理训练甚至没有经过文化熏陶的农民出身的民间艺人,却在无形中为我们传承了最原生态,同时也是最宝贵的民间文化。

 

  说起老腔,还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人称“白毛”的老腔艺人王振中,他生来眉发如雪,对老腔有着出奇的领悟力。华阴人大都只知“白毛”而不知王老先生。王老先生不忌讳,还以“白毛”自居。“白毛”姓王却也是张氏一族老腔的传承。“白毛”年逾70,说起老腔就激动。请他唱《人面桃花》,他手抱月琴,一声夺人。一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唱得人震撼落泪。

 

  口耳相传了千年的唱词唱腔

 

  老土:原汁原味

 

  老腔实在是一种很小的戏种,它只需五人就可撑起一台戏:签手(指挥皮影)、副签手、前首(主唱)、后台、板胡。但这个剧种里,“生旦净末丑”却一样也不缺。只不过,这五种角色都由主唱一人担纲。因此,主唱的嗓音天赋就尤为重要。张喜民就具备这种天赋,不论是高亢的还是婉转的,他都能拿捏得当、完美表现。除了演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之外,“耍签子”及演奏各种乐器,则演出班子的每个成员都很在行。

 

  老腔生于华阴,生于张氏家族,曾经辉煌过。那是在明、清两代,华阴境内有十多个班社,活跃在周边的陕西、山西、河南一带。张喜民、张新民、张军民、张拾民,是华阴老腔正宗传人张全生的儿子,他们保存着老腔自乾隆年间传下来的百余个戏本。这些戏本几乎全是北宋、金、元时期民间流传的西周、列国、三分天下、唐宋故事。翻开本子,可以看到用毛笔竖排记载下的一段段唱词,有的字旁边用圆圈作了标志,代表了演唱时应格外注意的部分。剧本大多由清朝流传至今,随着年代的久远,纸质已开始发黄变脆,好在艺人们早已对唱词铭刻于心,平时剧本几乎不用,只有重要的时刻才会拿出来展示一下。

 

  自家的木凳,自制的琴弦,口耳相传了千年的唱词唱腔,这种土得掉渣的、独一无二的、震撼人心的老腔,就以这样的原生态,被原封不动地请到了大都市大剧院那豪华的舞台上,也被请进了央视的演播大厅。老腔,以这种最原始的风貌出现,却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

 

  保守的传承制度,局限了它的流传范围,也让老腔后继乏人

 

  困境:后继乏人

 

  作为家族戏传承的老腔有许多清规戒律,如:除非至亲,一般人不准入班;既已入班,不准再搭其他班社;剧本绝不外传等等。这种封闭保守的传承制度,既局限了它的流传范围,也让老腔后继乏人。因为仅凭演出的微薄收入难以养家糊口,搭戏台子连演三四小时每人也不过20来块钱的收入,年轻人宁愿选择外出打工。原生故土、固守一隅的老腔目前只能艰难存活于华阴一地。在老腔皮影的鼎盛时期,泉店村一个村里几百口人,有十几个戏班,而如今,能演唱老腔皮影戏的不过十余人。在现在的班子里,年龄最大的72岁,最年轻的也已年近半百。老腔这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正面临传承乏人的致命危机。如何才能让老腔传承下去?成了困扰老腔艺人和关心热爱老腔的人们的思索。

 

  “一定要把老腔传下去,不敢叫灭绝了,传了这么多世,不能在我们手里断了。”张喜民对记者这样说道。这应该也是老腔艺人的共同心声。

 

  老腔参与话剧《白鹿原》的演出后,除了外地人,许多村里人也开始动心,有不少人表示了对老腔的兴趣

 

  传承:薪尽火传

 

  “白毛”王振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对老腔音乐唱腔作了改革,丰富了老腔的演出效果。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