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绶《品茶图》
陈洪绶(1599—1652),明末清初杰出的书画家、诗人。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又号悔僧、云门僧等,浙江诸暨人。
陈洪绶出身官宦世家,门庭曾显赫一方。至其父辈时,家道渐趋衰落。虽如此,陈洪绶从小恪守“诗书传家”的治学门风,在其胸中有着潜移默化的书翰熏陶,让天资聪颖的陈洪绶从中获益匪浅。他能诗善画,于山水、花卉、草虫皆能;尤精人物,笔墨高古,直逼唐宋,气息幽奥,为世所重。
陈洪绶所制人物,形体高大,衣褶细劲流畅,勾勒气息灵动,开脸静穆高古,笔墨内涵应在仇十洲、唐伯虎画风之上。其人物画的影响力,远传高丽、东瀛甚广。其人物画对萧云从、海上“四任”及近代张大千、傅抱石、谢稚柳等影响较大。
这幅《品茶图》(见图),便是他颇具特色的作品之一。此作绢本设色,76×53厘米。自古文士皆喜品茶和斗茶,陈洪绶所制画中人物,只能拟定为明代高士。何出此言?看画面中的陈设,画家画的非常之雅逸清韵,颇具金石书卷之气。正面端坐的隐中高士,手持宋瓷“定窑杯”;与对面雅士尽兴畅谈,品茶论艺。青石上放有两具紫纱名壶,一为明仿唐陆羽独创的“羽觞壶”,其为“羽翼翩翩,欲展翅飞翔”之意。另具为“短嘴紫纱壶”所不同的是“壶盖”“壶把”皆为“如意”图案装饰,颇具风雅庄重之气。明清都有仿古效古之风,高士家中陈设的珍玩雅具皆不列外,仿古之器皆能入胜。今效古人儒雅风范,心中十分醉心于仿古妙趣,故而崇古之风兴盛。
陈洪绶所绘高士,开脸静穆儒雅,气息幽奥高古,设色淡赭灵润,衣褶勾勒流畅,飞动勾勒的笔致,线条看似繁缛,实则根根线条交代清晰,繁而不杂,杂而不乱。两高士头发、胡须,画中线条细如游丝,走线根根见肉,丝丝见底,深具铁笔划沙之内含。陈洪绶此绘画笔致妙用,独创画风新格。画面构图空灵精整,实已进入“疏可走马,密不容针”之妙然境界。画款中题“青藤书屋”,缘于陈洪绶平生十分崇拜乡人徐渭的奔放思想和个性,故命题斋名为“青藤书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