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路花鼓戏(东腔戏)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戏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ⅳ-11 所属地区 湖北·黄岗·麻城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麻城市 申报日期 2007

 

  位于大别山南麓的罗田县是京剧鼻祖余三胜的家乡,它地跨东经115°06′至115°45′,北纬30°01′至31°12′。海拔1729.13米的大别山主峰坐落其间为最高点,全县以山区为主,丘陵次之,地势南高北低,最低处海拔46米。

 

  长期以来,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农民们在劳作和生活中“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当地歌风盛行,砍柴、放牛、采茶、摘桑、插秧、薅田等山野田畈皆有歌唱,由此便产生了最具地域特色的“哦呵腔”、畈腔、采茶调等,东腔戏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东腔戏不用丝弦,只有击乐和吹奏乐伴奏;一人唱,多人和,台前唱,台后和;它演唱方式灵活,既可在舞台演出,又可化整为零在私人住宅唱坐堂;它发音高亢,吐词用罗田方言。它的唱腔一般分正腔和小调两类,正腔包括东腔、对腔、叹腔、二行、火攻、四平、二高腔等,小调有“采茶调”、“扳笋调”、“挂灯调”等。随着时间推移,行当由过去小生、花旦和丑角为主演,发展至青衣、老生、花脸等多行当演唱的地方戏。

 

  罗田东腔较著名的艺人先后有黄继清(本县白庙河人,生于咸丰年间1851年)、黄大结子、黄二结子(黄继清之子)、余八(外号余八相公,本县胜利廖家坳人,生于咸丰1861年,擅长旦角,所带徒弟中较有名的是红安人戴哈巴)、潘凤仙(本县城关人,擅长旦角)、喻小舟(本县城关人,擅长生角)、晏仲芳(本县北丰人,擅长丑角)、许伯奇(本县白庙河人,擅长旦角)等。

 

  我国戏剧音乐家刘正维撰文指出:“鄂东北活跃了几百年的一支本地哦呵腔,正是人声帮和,锣鼓伴奏。它影响很大,到处流传。几百年来,成了鄂东北、陕西、豫南、湘东北、赣北、皖中南、浙西与闽西等八省区花鼓戏、采茶戏主要声腔,并组成了打锣腔声腔系统”。由此可见,研究中国戏曲,不能不研究东腔戏。罗田东腔戏的产生形成及其内容,特征和传承经历及其影响在中国戏曲史中实属罕见和重要。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