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戏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戏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ⅳ―6 所属地区 安徽·滁州·来安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滁州市来安县 申报日期 2006

 

  来安县的地方戏,脱胎于民间香火会。别名香僮子戏。唱[七字韵]、[十字韵].清末形成于六合县,流布于江苏的六合、仪征县及安徽的来安、天长县,20世纪50年代初消失。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傩”,从“傩”发展到香火戏。到了清代中叶,在香火戏的基础上形成了洪山戏。洪山戏历史悠久,韵味独特,乡土气息浓厚,是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地方戏。

 

  旧时,农民为谢神还愿、消灾降福,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具有浓厚宗教迷信色彩的香火会,如牛栏会、开耕会、青苗会、丰收会等,敬奉“洪山”、“五岳”神主。香火会由神司人(即傩人,又称优人、香僮)主持,以唱、念祷告神灵。演唱有内坛、外坛之分,内坛多唱神书,书目初以《袁樵摆渡》、《唐僧取经》、《魏征斩老龙》、《九郎替父》、《刘全进瓜》、《唐王游地府》(当时称之为“唐六本”)为主,后增加了《袁天罡卖卦》、《许奶奶烧香》、《秦始皇赶山塞海》、《黄氏女对金刚》、《沉香救母》、《八仙过海》、《杜康造酒》、《李老君出世》、《韩湘子上寿》等10余部;外坛多唱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诸如《王莽篡位》、《张四姐大闹东京》、《张祥嫁妆》、《张郎休妻》、《玉环记》等。初期一人坐唱,或数人搭班坐唱,形式呆板。后来逐步改坐为站,变静为动,并且增加了“二小”(小生、小旦)戏。

 

  随着时间的推移,做“堂会”艺人逐渐增多。为了增强竞争能力,有见识的艺人开始注意在艺术上提高自己。他们大胆吸收民间小调,力求在感情上更接近群众,同时从“堂会”走上了“草台”和“搭台”。在此过程中,各有领班的不同流派的民间戏班逐渐形成。清末民初,艺人们活动区域扩大到了城市集镇,其中较有才华者因为开阔了眼界,在艺术上提高很快,同时在演出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

 

  经过长期的表演实践和吸收消化外来的养分,洪山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剧目,除传统剧目外,有《借马借鞭》、《河神娶妇》、《金镯玉环记》、《陈英卖水》,《合同记》、《陈三两爬堂》、《六部审》等70多出。

 

  洪山戏知名艺人有晚清的胡锦先(施官乡人,他曾联络全县洪山戏班社艺人在县境内外到处演唱《许奶奶烧香》,鼓动反清),继之有吕宝洲、魏金寿、蔡老三、贾成华、李安民、朱月华、胡老六等,再后来有姜有松、汤正田、吕正德、王大华、朱凤英等。

 

  洪山戏的曲调据不完全统计,共有30多种,常用曲调有10多种。这些曲调大致可分为3类:一是锣鼓唱腔类,如“七字调”、“十字调”等,这是区别于扬剧的主调;扬剧的唱腔被称为“小开口”,洪山戏的唱腔被称为“大开口”,即就锣鼓唱腔而言的。二是祈祷神曲类,如“娘娘调”、“斗法调”,“宝调”、“斗宝调”、“泼水调”、“联弹”等。三是民间小调类,如《杨柳青》、《王大娘补缸》、《倒贴》等。洪山戏曲调有一个特点,即同一个曲调用不同的演唱技巧可表达多种不同的感情,如《十字联弹》和《七字联弹》,均可容纳数十句唱词。艺人在演唱前有个总的设计,把握得好,轻重缓急、喜怒哀乐都可以得到充分表现。有经验的老艺人在对曲调的艺术处理上往往能达到任意驰骋的境地。

 

  洪山戏最初的伴奏是小锣小鼓,锣鼓点子不够规范。随着表演形式的发展变化,原始的开场锣鼓(即“打闹台”)逐步变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七字锣、十字锣,并产生了富于变化的锣鼓伴奏体系。

 

  1958年县洪山戏剧团建立后,对传统的洪山戏唱腔和伴奏进行了改革。伴奏由原来的单纯锣鼓伴奏改为民间管弦乐伴奏,后又将主调改成锣鼓与丝弦同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洪山戏的表演,学习、借鉴了京剧表演艺术,同时也保留了自身传统的表演特色。如二人歌舞时的“推衫子”(两人面对面时各自前进、后退的十字步),武戏开打中的打“四门斗子”(小快枪等对打时必须打满舞台的四角位置)等。又如,正戏演出前有例行“三出戏”的习俗,即头出戏“不开口”,如“跳娘娘”、“跳加官”、“跳财神”、“跳凤冠”等;二出戏“不动手”,即由演员手托云帚立于台前唱些歌功颂德之词;三出戏“随便走”,即在台上表演“小放牛”。

 

  洪山戏的唱词与本县语言密切相关,许多唱词来自民间俚语和一般口语,雅俗兼备,朗朗上口。七字调和十字调由于口语化较强,吐字较重和没有过多的行腔,说、唱与锣鼓伴奏更显得浑然一体。

 

  由于在“文化大革命”中洪山戏剧团被撤销,洪山戏未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