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腔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戏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ⅳ-16 所属地区 山西·运城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运城市芮城县 申报日期 2006

 

  线腔戏,又称线谱戏,最早出现于汉、唐代,繁盛于宋,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据考证,线腔的发源地为晋南芮城,曾流行于晋、秦、豫接壤的三角地带。

 

  日寇侵华,生灵涂炭,线腔艺人多数弃业,在亡国的悲愤中,线腔几近绝响。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挖掘民间艺术极为重视,线腔又得新生。“文革”十年浩劫,线腔又遭厄运,濒临失传境地。“文革”后,芮城县政府为抢救线腔这一稀有剧种,与原运城地区艺术学校举办了一期线腔艺术班,从1000多个报名学生中录取了50名,培养3年后组团演出,一曲《隔门贤》红遍了省城太原。后来,由于财政困难,便将县上的蒲剧团与之合并,成为“一盆两朵花”,线腔这个花下之花也随之枯萎了。

 

  芮城的知名艺术家为了挽救线腔,仍到处奔走。1999年1月,办起芮城县艺术学校,先后培养线腔戏剧人才近百名,创编排练线腔剧十余部。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