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有了首个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武夷山边界调整项目审议现场

 

  波兰当地时间9日19时10分,武夷山边界调整项目在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审议通过。至此,江西铅山境内的武夷山成功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据了解,江西铅山武夷山为江西第一个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

 

  据了解,武夷山于1999年12月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因为地处福建,一般人印象里都认为,武夷山是福建的。其实,武夷山跨闽赣两省,介于江西的上饶、铅山与福建的浦城、崇安等地之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武夷山边界调整项目扩展前(下)与扩展后(上)地图

 

  此次获得世遗大会通过的武夷山(江西铅山)遗产提名地位于铅山县、武夷山脉北部,面积107.25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67.47平方公里),是江西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部分。其中黄岗山位于铅山县武夷山镇境内,是武夷山脉最高峰,也是整个华东六省一市地区的最高山峰,最高峰海拔2160.8米,为大陆东南第一峰,号称“华东屋脊”、“武夷支柱”。

 

  此次武夷山遗产地边界调整,进一步加强了遗产地自然价值的完整性,将大大加强对遗产地的保护。

 

  【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中文名称:武夷山

 

  ●英文名称:Mountain Wuyi

 

  ●批准时间:1999.12

 

  ●遗产种类: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遗产遴选标准:武夷山根据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N(III)(IV)、C(III)(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武夷山是一处被保存了12个多世纪的景观。它拥有一系列优秀的考古遗址和遗迹,包括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汉城遗址、大量的寺庙和与公元11世纪产生的朱子理学相关的书院遗址。这里也是中国古代朱子理学的摇篮。作为一种学说,朱子理学曾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达很多世纪,并在哲学和政治方面影响了世界很大一部分地区。

 

  寻觅武夷山

 

  武夷山是三教名山。自秦汉以来,武夷山就为羽流禅家栖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还曾是儒家学者倡道讲学之地。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地球同纬度地区保护最好、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拥有2527种植物物种,近5000种野生动物。 武夷山的自然风光独树一帜,尤其以“丹霞地貌”著称于世。九曲溪沿岸的奇峰和峭壁,映衬着清澈的河水,构成一幅奇妙秀美的杰出景观。

 

  武夷山保存着大量完整无损、多种多样的林带,是中国亚热带森林和南中国雨林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例证。它保存着大量古老和珍稀的植物物种,其中很多是中国独有的;这里还生存着大量爬行类、两栖类和昆虫类动物。

 

  走近武夷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