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骚子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戏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ⅳ-11 所属地区 浙江·嘉兴·海盐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浙江省海盐县 申报日期 2006

 

  明代四大声腔(戈阳、余姚、海盐、昆山)之一,因形成于浙江海盐县而得名。明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因其唱腔的优美细腻,并用官话演唱,深受文人、士大夫和宫廷的欢迎,成为影响最大的雅戏曲。明万历以后,水磨昆山腔兴起,逐渐被改革后的昆曲所取代。清康熙以后,即不见记载。但据晚清文人所记,昆曲乃由海盐腔、戈阳腔演变而成,故海盐腔大部分被昆剧所吸收,少量保留在永嘉昆剧、江西孟戏以及海宁皮影戏中。1996年海盐县政府为发掘和弘扬这一文化遗产,决定建立海盐腔艺术馆,现已收集到多首海盐腔曲谱,出版了《海盐腔研究论文集》等,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