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天神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戏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ⅴ-12 所属地区 河南·驻马店·新蔡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驻马店市新蔡县 申报日期 2006

 

  “杠天神”又名“唱天神”、“灶爷卷”,是民国时期流传在河南新蔡、正阳两县及河南与安徽交界地区的地方剧种,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该剧种唱词善用方言俚语,唱腔是由曲牌体向板腔体过渡的中介形式,用打击乐伴奏,剧中角色均由男演员表演,大嗓门演唱,无固定音高。

 

  “杠天神”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极富口语化的唱腔曲调,曾一度在文化生活匮乏的新蔡、正阳农村很流行。直至今日,不少老人提起它仍回味悠长。

 

  据新蔡县佛阁寺镇吴岗村原“杠天神”戏班班主刘志明之子刘敬洲、刘敬义说,1918年,一个叫周瞎子的北方艺人逃荒来到吴岗村,遇见他们的父亲刘志明。那时,刘志明所在的戏班好演“灯出子”(当地一种杂耍戏),逢年过节就为当地人表演。周瞎子见刘志明能唱会跳,就把“杠天神”调传授给了他。由于刘志明功底好,不久就学会了“杠天神”调。从此,刘志明再演“灯出子”时就唱“杠天神”调。1925年,刘志明找了个《张郎休妻》的剧本(此剧共23折。因剧团多次搬家,剧本已丢失,现存第4折是后来发掘整理的卷本),把剧中角色分给戏班里的演员,按“杠天神”调演唱起来。当时,周围村里人请不起大戏班,就常常请刘志明的戏班子去演出。从此,“杠天神”的名字就传开了。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