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皮戏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戏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ⅳ-28 所属地区 山东·济南·平阴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济南市平阴县 申报日期 2006

 

  《王皮戏》亦称“王皮调”是流传于平阴县孔村镇郭柳沟村的民间小戏。因为这种小戏仅存《十八大姐逗王皮》一个剧目,所以当地群众就称之为“王皮戏”。

 

  《十八大姐逗王皮》戏中的主角姓王名通、字兴春,因为他是皮匠,所以叫他王皮。王皮娶了十八个老婆,所以称为十八大姐。该剧主要描写了元宵灯节,王皮与十八个老婆上街观灯的情景。由于十八个老婆都极不满自己的婚姻,纷纷起来埋怨。通过他(她)们的嘲谑,讽刺了封建社会的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戏的唱腔由八首民歌组成,擅长表现民间小型传说故事。

 

  据郭柳沟村老艺人讲:“相传此戏剧本乃清代平阴县孙官庄孙光祀所写。据旧志载:“孙光祀清顺治乙未年进士,官居通政使兵部右侍郎,著有《瞻余轩诗文集》八卷,收入《四库文书》。”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平阴县城里的一位姓张的云游道士,住在郭柳沟村村东真武庙内,把此戏传给了真武庙里的道士刘立木。后来刘立木又把“王皮调”和“戏文”教给了郭柳沟村的杨书业、杨书文、朱正年,后又传给了刘德奎(王皮扮演者)等人,到1931年传给了赵书凤、于秉迎等人,这在郭柳沟村已是第四代传人。赵书凤,男,生于1912年,他19岁参加“王皮社”以扮演青衣见长,扮相俊俏,嗓音清脆,动作优美,唱舞皆佳,并热心将自己的技艺传给后人,是本村最优秀的“王皮戏”艺人。据赵书凤等老艺人讲:郭柳沟村开始只是人们凑在一起唱唱“王皮调”,到了光绪末年,村里组织起了半专业性的农村戏班“王皮社”。当时“王皮社”拥有土地三十多亩,平时从事农业劳动,农闲时搭班演戏,特别是春节期间经常应邀到邻县和附近的乡镇村进行演出。至今当地仍流传着这样的歌谣:“郭柳沟不害臊,大人孩子王皮调。郭柳沟敲镟子,邻村来了大半子。”由此可见“王皮戏”在当地很有群众性。

 

  《王皮戏》与其他戏曲不同,在“正戏”开演之前,先以一段“跑灯”作为开场。“跑灯”人员众多,场面复杂,结构严谨,独立成章,可视为一个完整的民间灯舞。灯有各种形状与色彩,一般演出有伞灯八盏,花灯八盏,另有小玩童一名。花灯有“动物灯、飞禽灯、花卉灯、建筑造型灯、生活用具灯、历史故事灯”等。这各种式样的彩灯造型精美别致,特别是“伞灯”,以两伞头相扣恰好将蜡烛燃于其中,可上下左右任意拧动,再加上各种彩灯,跑起来五彩缤纷,千姿百态。这在当年没有电力照明条件的农村,如此灯火通明,阵容庞大的跑灯,更为群众喜爱。

 

  舞伞灯者均为男性,扎白色头巾戴额子,穿白色改良兵衣,白色彩裤,系红色腰带,黑色快靴,手拿“伞灯”,动作洒脱刚健,有时显露几分幽默。舞花灯者均为女性,梳一条大辫,左鬓戴红色绒花,穿红色偏襟褂,红色彩裤,绣花鞋上系红缨,系金边黑丝绒围兜,右手“持彩色开扇”,左手持“花灯”,动作娇柔俊俏。小玩童多系丑扮,动作跳跃,表演诙谐,可根据表演者的技能即兴发挥。

 

  男、女跑灯者必须掌握戏剧的“圆场”功,跑时一要身体平稳,二要脚下速度要快。特别是女姓“跑灯”时的动作,如“甩扇转身”、“扭腰颠扇”等稳中有放,前俯后仰,送臂闪腰,扇花上下左右飞舞,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独具一格。

 

  “王皮跑灯”的主要场图有“夹箔杖”、“龙吊挂”、“八角迷魂阵”、“十字街头灯碰灯”、“四门斗”、“卷苫子”、“大地开花”等。

 

  “王皮跑灯”以锣鼓、唢呐、笙、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以“王皮戏”中的《山坡羊》和《大观灯》两首曲牌为伴奏乐曲。乐舞相济,使得全舞充满欢乐气氛。

 

  《王皮戏》的唱腔主要以明清曲牌《耍孩儿》、《叠断桥》、《桂枝香》、《山坡羊》、《大观灯》、《照凤阳》、《清江引》、《贤孝灯》等为主。特别是“王皮戏”的唱腔音乐,大量采用了五声调式中的“角调式”和“商调式”色彩别具一格,旋律新颖、绮丽、婉转、悦耳动听。调式的风格特点对塑造各种不同人物音乐形象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王皮戏》戏中的念白、唱词、数板,句式工整,合辙押韵。例如正戏开演时王皮的一段念白:

 

  养子院里是家乡,千掐头儿把身藏,

 

  虽说不是公候子,也有声名在四方,

 

  不知名来先问姓,不姓白来不姓黄,

 

  十字两头打横杠,田字拆去两面墙,

 

  百家姓上第八位,人人称我是老王。

 

  秦也王,楚也王,草木鸟兽皆称王,

 

  灵芝称为草中王,椿树称为树中王,

 

  凤凰称为鸟中王,猛虎称为兽中王。

 

  这也王,那也王,天下大半都姓王。

 

  搭上须人不识字,沾着边子都念王,

 

  玉字念就百宝王,主字念就到官王,

 

  任字念就偏头王,丑字念就锅腰王,

 

  干字念就失足王,土字念就摘帽王,

 

  工字念就半截王,全字念就窝棚王,

 

  国字念就瓮中王,匡字念就荷叶王,

 

  班字念就并肩王,田字念就四面王,……

 

  例如,戏中钱氏的一段唱词:

 

  钱氏带笑把头低,王皮做事太心急。

 

  奴家娠怀三个月,哪里就到临盆期。

 

  待至十月分娩后,那时候制办也不迟。

 

  但只还有一句话,养下儿可再另提。

 

  王皮说的数板:

 

  王皮听说只发怔,好似菜瓜敲泥磬。

 

  娘子说话有藏掖,王皮心里如做梦。

 

  敝人还得先言是,方才你明我不明。

 

  你把养儿另提过,指点明白与我听。

 

  由此可见《王皮戏》不论是念白、唱词,还是数板,语言直白,简明朴实,通俗易懂,带有大量的当地口语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王皮戏》戏中的角色王皮老丑扮相,十八大姐均为旦角扮相,剧中演员的表演动作采用了大量的民间秧歌和喜剧的表演艺术技法,特别是剧中“旦角”的表演、有的娇柔俊俏,有的媚悦流俗,有的泼辣刁钻等等,表演动作如“甩巾转身”、“扭腰晃头”、“前俯后仰、送臂闪腰”等,充分体现出舞蹈动作刚中有柔,柔中带刚,动中有稳,稳中有放,韵律舒展,连接顺畅的艺术特征,表演和谐而美妙,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别具韵味。演员的唱腔大量的使用了角、宫、徵、商四种调式,特别是在一个唱段中,竞然数个调式交替出现,确为当今所少见,音乐结构完整、严谨、新颖、流畅、令人耳目一新。

 

  因为此戏语言通俗、幽默风趣、动作夸张、表演诙谐,演唱曲调绮丽、新颖、婉转、悦耳动听,深受群众喜爱。

 

  随着历史的沿革,《王皮戏》能够代代相传了一百六十多年,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说明了当地群众对《王皮戏》的钟爱,听《王皮戏》,唱“王皮调”成了当地群众生活中的一部分。愁烦唱“王皮调”能够释放人们胸中的郁闷和烦恼;劳累时唱“王皮调”能够放松自我,排除疲劳;高兴时唱“王皮调”能给人增加欢快喜悦的情绪。《王皮戏》凝聚着人们的情感,释放着人们的情怀,陶冶着自我。初时只是人们凑在一起唱唱“王皮调”,后来发展成半专业的戏班,并拥有较为丰厚的固定资产。由此可见,《王皮戏》伴随着历史的前进步伐,世代相传,不断发展,不断前进,不断走向新的文明的历史价值。

 

  《王皮戏》源自民间,它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生活,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而且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强了团结友谊,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进步。新中国成立后,《王皮戏》的“跑灯”部分和唱腔音乐,受到各级专家的青睐,曾有许多舞蹈工作者前来采风,并与当地艺人共同加工提高,使得此舞不断丰富日臻完善。济南市艺术馆、平阴县文化馆以此舞为素材创作了舞蹈“唱灯”,在1959年山东省跃进歌舞汇演中获优秀作品奖,并刊登在全国舞协主办的《群众舞蹈》1960年第三期上。1960年又以此素材创作了歌舞“跃进花开遍地红”,参加了全国职工文艺汇演,受到好评。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