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师公戏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戏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ⅳ-11 所属地区 广西·来宾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广西省来宾市 申报日期 2006

 

  师公戏,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也是广西流行最广泛的剧种之一。在桂中、桂南的乡村集镇,都有民间师公戏剧团活动的身影。

 

  师公戏源于傩祭古俗。乡人俗你“唱师”、“跳师”。师公是当地民间祭礼的主持者,在祭祀活动进行时,以演唱或舞蹈伴之、使祭把活动娱神、娱人,因而深受群众喜爱。清代诗人梁廉大曾描述过重阳日乡人看“跳师”的愉悦场面仍遥闻瓦鼓响坛?谩⒅?是良辰九九期;三五成群携手注,都言大社看跳师。”“放下腰镰力未疲。喜邀同伴看跳师,归来羌豆休忘买,留待明朝逐疫时。”诗中的注脚曰:“重九日街墟尾大社每装假相(面具)跳舞唱歌,谓之跳师,人多注看,次早则沿门颁符,古乡滩之俗存也。”后一首的注脚是:“乡俗每值秋季扮万相唱歌谓之跳师,次日沿门逐疫,家家以黄豆羌丝祀祖,盖犹存滩之古俗云。”

 

  师公在”请神驱鬼”时要戴上假面具,开始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接着以师公调唱一些咒语或宗教故事等,边歌边舞。先跳“三元真君”、后跳“四师”、“九宫”,还跳本地神“莫一大王”、“甘王”、“三界公”等。师公将滩祭与当地的唱歌吟诗的风俗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独舞时,几个基本动作反复贯串始终,舞段完整,节奏鲜明。群舞时,舞者多至30——50人,他们手持乐器、法器、走龙摆尾,龙吐珠、绞麻花的队形,犹如穿针,踩着罡步穿插行进。舞蹈语汇丰富,风格古朴淳厚,稳健有力。其动作要领是:“马要矮,身要摆,胯要扭,膝要颤,脚步紧跟蜂鼓点,屈膝下沉踩重拍。”这是师公艺人的艺术总结。除腿部的动作外,手部的动作也极为讲究,什么绕手、绕腕、凤凰手等,都有一定的规矩。师公舞的伴奏乐器有蜂鼓、扁鼓、单面皮鼓;锣、钹,鼓点变化多样,快慢有度,激烈与沉稳相错,既表达了人物的情感,也表现了剧情的发展。

 

  师公戏广泛地吸收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传说以丰富演出内容。在戏中有唱词、唱腔和舞蹈,初具了戏剧的雏型。起初,师公在表演时戴上假面具,以作神的形象为人间驱鬼逐疫。随着演出剧目的增多,“人神”比例的变化,面具逐渐为化妆所代替,师公戏遂演变成一个剧种――壮师剧,它与壮戏一道,成了壮族艺术的并蒂莲。

 

  师公戏最旱的剧目一般均以歌颂祖师或自然神的业绩为主要内容,生活气息浓郁,如《三元真君》、《阴阳师父》、《北帝》、《雷王》,还有以神话故事、历史传奇人物故事为主的 《薛仁贵征东》、《张羽煮海》、《盘古》、《特辽》、《百鸟衣》等。剧目都由民间艺人创作,他们最了解民众的生活和愿望,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其中之一员。所以,尽管作品的艺术性并不很高,但是他们的作品易于打动观众的心,使观众和演员的感情交流自然,易于扎根于群众之中,获得无限的生命力,从而历演不衰。

 

  在广西流传的师公戏,除壮族师公戏外还有汉族师公戏、毛南族师公戏、桂南师公戏等。汉族师公戏又分为干活师公戏及白话师公戏。平话师公戏流传在武呜、邕宁等地,其传统剧目《大酬雷》,具有明显的农耕文化的烙印。雷神是人们心目中主雨水的天神,每年开春,人们跳这个舞蹈祈祷雷神保佑,表达渴望丰收的愿望。这个戏虽然没有对话韵白,而主角“雷神”的舞蹈动作极为劳动化:伐木、制农具、犁田、耙田、收获、试新谷……至此,人神合一,人格化了的神给人以战胜自然的力量。这种反映生产、生活,表现人民勤劳智慧的师公戏,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在桂南民间盛行的“跳岭头”,也是师公戏的一种。流行于桂南地区的“岭头节”,或在八月初三、初四,或于九月十五、十六举行,各村的节期有所不同。岭头节是亲友走访相聚的节日。

 

  岭头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看“跳岭头”。“跳岭头”的节目有《跳三师》、《扯大红》、《捉妖精》、《跳仙姑》等。每跳完一个节目,接着就唱这个节目里的人物故事,观众看表演时,不时结合剧情燃放鞭炮。特别是演到捉住妖精时,鞭炮齐呜,场上的气氛更加热闹。第三天是跳岭头的高潮,艺人们扮成天将,把这几天捉来的妖怪放进一条纸糊的龙船里,然后把龙船扛到河边,点火焚烧,放进河里,让这些灾星妖孽随水流去,让人们安康吉祥,平安度日。“跳岭头”结束了,岭头节也随之结束。

 

  早期的师公戏,“跳师”多是在民俗活动中表演。如祭祀、敬神、打醮、农闲时节、正月十五、八月十五、十月十五等,都是跳师的时间。如今,师公戏已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新的形象从草坪走上了舞台,放出时代的异彩。同时,古老的师公戏又为戏剧的研究和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