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秧歌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戏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ⅳ-9 所属地区 山西·太原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山西太原 申报日期 2006

 

  太原秧歌是流行于太原市郊区的一个民间地方戏曲剧种。

 

  早期的太原秧歌是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地秧歌,载歌载舞,形式内容非常简单,多在节假日和祭祀的时候活动,而且只有男演员演唱或男扮女装表演,伴有简单的锣鼓。之后,大约发展到清代中期,太原秧歌由载歌载舞的地秧歌搬上了舞台。这个时期的剧目虽然简单,但已经有了生、旦、丑、末等行当。

 

  在太原秧歌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丰富自己,曾经向中路梆子学习了不少表演技艺,并且移植了很多演出剧目。剧目的增多和表演艺术的不断提高,使它在广大农村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出现了一些卖台口搞营业的半职业班社。据调查,曾经有70多个太原秧歌班社,经常在外演出的就有30多个。

 

  战争对民间艺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战争年代很多秧歌班社都停止了活动,很多剧目失传,艺人也都改行做了其他,动荡的社会给这一艺术生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又对太原秧歌进行了有组织的恢复,和以前的老艺人合作,对太原秧歌的剧目、音乐进行了搜集整理和改编,培训演员,举行各种调演,移植其他剧种的剧目。在政府有组织的帮助下,太原秧歌才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太原秧歌从来没有过专业演出团体,都是民间业余演出,但是百余年来它在民间总有一块自己的生存土壤,原因就在于它的剧目大多是反映家庭生活和劳动爱情的故事,贴近农村群众的生活,亲切自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