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里 感受金华古村落的魅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6月24日,伴着淅淅沥沥的雨,来自21个国家的36名海外学子在金东区琐园村开启了第五季“海外名校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活动。他们中,有听前几季学子口口相传、慕名而来的,也有被金华古村落美景所吸引来了再来的。他们将在接下来的21天时间里在琐园感受中国古建筑、民俗文化,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外推介金华,为金华旅游发展和古村落保护出谋划策。


  “中国诗词大会”


  最美俄罗斯姑娘“三顾”金华古村

 

  24日上午10时,第一批三名海外学子到达金华高铁站,曾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的俄罗斯姑娘唐曦兰就是其中一个。早在去年G20期间,唐曦兰就曾到俞源参加过古村落体验活动,上个月她又跟着浙江卫视到兰溪古村落拍摄节目。可以说,金华古村已经是她的老朋友了。

 

  这一次,听说第五季“海外名校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要在琐园办,她早早地报了名。“以前我对古村落并不了解,两次金华古村之旅后,我对古建筑更感兴趣,希望在这方面做更深入的了解。”

 

  到达琐园后,天下着大雨,琐园严氏宗祠里,热情的阿姨们已经早早等候,敲锣打鼓。村民方媚君说,两年前她也是欢迎锣鼓队的一员,从第一季到第五季,村民对海外学子从陌生到熟悉,看着活动给村里带来的变化,他们内心欣喜极了。如今,每一个到来的孩子都让他们想起两年前的画面,异常亲切。对于住家,再次到来的外国孩子虽然没了以前的新鲜感,心里却有些百感交集。“他们来了,又会想到以前住在家里的外国孩子。”

 

  看着好客的村民,唐曦兰很兴奋。中午,12号住家阿姨金玉琳领着他们回家。刚进门,客厅的一面墙上贴满了所有来这里住过的外国学子的照片。阿姨指着照片给他们一一介绍在这里住过的每一个孩子。“阿姨把每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她记得每个人的国家和名字,一下子拉近了距离。”

 

  唐曦兰的家在莫斯科附近的一个小城,她一直对传统文化和建筑特色颇感兴趣。然而,令她感到遗憾的是,有着千年历史的俄罗斯不少富有价值的古村落在战争中被毁。来到中国,她见到如诗如画的古村,特别是金华的三个古村,让她印象深刻。“金华人对于自己本土文化的传承,特别是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值得任何国家的人敬佩。”

 

  她在兰溪拍摄节目时,特别为这个美丽的地方写了一首诗《兰溪》:“第一次见面,我就爱上了你的河山,田野上小蝴蝶的飞舞……”来到琐园,她希望也能为新的中国家乡写一首诗,留下自己的故事。

 

  保护古村落


  还看金华“活着的古村落”

 

  傅明是老挝国家民政厅的公务员,公派到中国学习。来中国两年,从贵州到金华,这还是他第一次真正走进古村落生活。傅明说,在老挝也有很多古村落。比如,老挝北方的一些窑洞建筑村落,曾经住过一些名人,因此也具有旅游开发价值。不过,他们保护古村落的方式与金华截然不同。“把原住民迁出,村子就成了没有人居住的地方,完全进行商业化运作。”

 

  昨天,琐园村书记严红星和老书记严根月带着海外学子参观村子,介绍古建筑。来到琐园才三天的傅明已经感受到“活着的古村落”的魅力所在。此前,他从没想过,古村落保护和人民惬意生活可以“并不冲突”地和谐共存。“古村的建筑在保护,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没有改变,这太难得了。”傅明说,接下来,他最大的探索点就在于金华在古村落保护方面的做法与创新,看“老屋养人,人又如何反哺老屋”。这也将成为他回到老挝后的另一大收获。

 

  俄罗斯姑娘波利娜也为金华古村落保护点赞。听说金华希望能让“世界古村落保护大会”会址永久落户金华,她表示这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好想法。“在俄罗斯,人们热爱城市生活,遗忘生育我们的农村。我以为,记住历史才能更好发展,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都应该被保护传承,而古村落是很重要的载体。”

 

  她表示,回到俄罗斯以后,要把金华保护古村落的做法尽自己的能力传播出去,让“美丽的俄罗斯”也能被留住,也能让更多人看见。

 

  “海外名校”助


  “一带一路”学子琐园大聚会

 

  唐曦兰、波利娜、傅明实际都是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子。据市外侨办相关人员介绍,本季活动共有15名来自以色列、巴基斯坦、俄罗斯、老挝、印度、缅甸、新加坡等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外学子,大家齐聚琐园,就像一场“一带一路”世界青年论坛。在琐园的21天时间里,他们将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把在古村落的所见所闻告诉家乡人,这成为“一带一路”上传播金华好声音乃至中国好声音的使者。

 

  与此同时,在第三季活动中心营地武义俞源,为期一周的首届港澳台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活动也正式启动,来自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26名高校学子,将在这里住“家+”民宿,和住家同吃同住同乐,体验金华古村落的人文美和生态美,并将走进上海财大浙江学院进行教育交流,到婺州窑等企业进行文化经济交流。市港澳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促进港澳台青年学生与内地的交流,延续“海外名校”活动的品牌效应,提高金华的地方知名度,为当地旅游发展和古村落保护出谋划策。此外,这也是两岸四地文化经济交流的一个载体,为促进互通提供新的探索尝试。

 

  据了解,2015年第一季“海外名校”活动也在琐园展开,两年过去,活动重回琐园。两年来,通过“海外名校”系列活动,共有来自52个国家253名海外学子先后走进金华古村落,感受与体验金华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

 

  市外侨办主任章宏表示,“海外名校”活动积极搭建了一个加强文明交流、文明互鉴的平台,既为海外学子提供深入感知金华、收获特别回忆和深情厚谊的学习实践,也为深化对外交流合作,特别是融入“一带一路”打开了新通道。在全球化大趋势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海外名校”项目将积极搭建“国内外互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纽带,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通,进一步讲好“金华故事”。记者 汪蕾 实习生 李叶颖婧/文 记者 黄泽振  通讯员  邵勤旦/摄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