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采茶戏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戏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ⅳ-1 所属地区 江西·宜春·高安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宜春市高安市 申报日期 2006

 

  古称“江右上县”的高安,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高安采茶戏则是这块古老土地上勤劳智慧的人民孕育出的一坛老酒,喷发着醉人的醇香。高安的农民或在蚕桑耕种之中,或在收获喜庆之际,有感而发,信口引吭,一人呼,众者和,管弦助兴,铙钹取闹,傩面雉首,相聚而乐,于是,一个古老的剧种便在农民们不经意的嬉闹中诞生了。

 

  纵览高安采茶戏形成发展的画卷,最引人注目让人激动的还是建国以来的那部分,经过百年的演绎发展,高安采茶戏形成了语言通俗质朴、唱腔淳婉清越、表演风格亦庄亦谐的艺术特色。曾被斥为“有乖礼俗”的野乐已登上艺术大雅之堂,成为在全国颇有影响的江西四大地方剧种之一。至今,赣中、赣西等地多个县市剧团演出剧种均为高安采茶戏。

 

  高安采茶剧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强盛的生命力创造了一个个辉煌。剧团曾于1959年在庐山党的八届八中全会上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献演《四九看妹》。当年10月经中共宜春地委决定,一次从高安地方剧团调去15名演员,成立宜春专区地方剧团。进入60年代中期,高安采茶戏再度进京,地采、高采在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联袂演出《小保管上任》,引起轰动。随即此剧在全国赢得一片喝彩,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公映。高安采茶戏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既注重弘扬时代主旋律,又保留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充分展现了赣中文化的浓郁风情。地采、高采致力于对戏剧内涵的开掘和表现手法的创新,编、导、演、音、舞美等各方面均进入成熟阶段。1979年地采《孙成打酒》剧组进京参加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荣获一等奖。尔后,《郎当索》、《樟树坳风情》、《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断鸡》等剧目在历届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均夺得一等奖;《一家人》、《乡潮》、《寒儒求监》也获得较好成绩。《寒儒求监》、《断鸡》还获得华东“田汉戏剧奖”二、三等奖。1991年,高安采茶剧团又奉调进京参加首届“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荣获“稀有剧种演出特别奖”。不久,由高安采茶剧团与江西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孙成打酒》荣获第八届全国戏曲电视剧评比二等奖、全国第十四届“飞天奖”短篇戏曲电视剧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紧接着又将高安采茶剧团的《南瓜记》、《断鸡》、《四九看妹》、《游湖》搬上荧屏,拍成舞台艺术片与专题片向全国播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宜春地区采茶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高安采茶戏《木乡长》一举夺得第四届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剧目一等奖及编、导、演一等奖,紧接着又荣获“全国戏曲现代戏交流演出”优秀演出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和编、导、演单项“文华奖”,剧本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并参加四川成都第五届中国艺术节演出。

 

  高安采茶戏好戏连台,人才辈出。50年来,这块红土地不但集结和造就了谌国泰、黎花英、罗运憨、吴其多、彭金花、刘如南、黄银泉、彭金城等几代表演艺术家,也培养了黄凯、马正太、漆薪传、胡桔根、赵日祥、刘敏涛等著名编导作曲家,他们精湛的表演艺术和创作功力一直为赣中老表津津乐道。

 

  高安采茶戏声腔艺术之浅见

 

  戏曲的声腔艺术主要分两大类:一是“板腔变化”型,二是“曲牌连缀”型。高安采茶戏则属于后一种类型。

 

  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地方戏小剧种;在唱腔旋律上,曲式结构简单,声调朴实无华。一般是上、下两句为一个曲调,反复吟唱;节奏变化较少,行腔也不多。大多演绎乡土气息浓郁,富有草根平民阶层生活情趣的故事或情节。如“王婆婆骂鸡”、“四九看妹”、“补背褡”、“姑嫂观灯”等,表演载歌载舞,语言诙谐活泼,像东北“二人转”,为赣西地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地方戏小剧种,调多腔少。既是其特色,也有一定局限。所以,要表现历史的、现代的重大题材,演绎较为复杂的剧情,刻划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诠释跌宕起伏、矛盾冲突激烈的大戏;在音乐唱腔上难免力不从心。因此,就需要吸收板腔变化型剧种所具有的吐字行腔讲究韵律,唱和极富艺术表现力的特点。

 

  高安采茶戏的基本主曲,称“老本调”。通过戏曲音乐工作者和演员们的共同努力,经过充分吸收京剧及其它剧种的板式变化等有益因素,在保留原曲调基本旋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许多唱腔的设计,非常成功。当它们一问世,就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脍炙人口的经典唱腔,久唱不衰,成为赣西老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戏剧音乐的创作,是作曲者根据戏曲故事情节的叙述要求,在音乐主题旋律的筛选,人物性格的刻画,戏剧矛盾冲突的处理,剧种曲牌音乐特色的灵活运用上,来进行通盘构思的。除此以外,还需要通过在演唱方面有一定表现能力的演员去完成。因为,戏曲乐谱,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只停留在纸面上的平铺直叙。要把它唱好,唱出有该剧种的特色、韵味,唱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与观众产生共鸣,给人以美的享受,则完全依靠演员的演唱技巧和功力。人们常说,演员的唱腔是戏曲音乐的二次创作就是这个道理。

 

  老北京人常把看戏说成是听戏;您如果说去看戏,人家就会讲您是外行了。戏迷们对剧目的情节、演员的装扮、表演等都非常了解和熟悉。百听不厌的是演员的唱腔,往往是遇到有大段唱腔的时候,干脆闭目聆听,以掌击拍;当听到绝妙之处,会情不自禁地大声喝彩叫好。这与现如今讲的“互动”,如出一辙。

 

  有成就的演员唱腔非常有特色,因为同一段唱腔,不同的人来唱,风格、韵味就截然不同,甚至有天壤之别。所以在京剧界同是旦角行当,会出现梅、程、尚、荀“四大名旦”。以至不同流派,争奇斗艳,异彩纷呈。

 

  由“老本调”衍生的诸多“花旦本调”、“服药调”、“逃调”、“锄棉花草调”、“小花调”、“本调悲腔”等,经戏曲音乐创作者及演员的共同努力,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将“曲牌连缀体”与“板腔变化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到采茶戏唱腔的拖腔、花腔、曲牌的转换中去。着重在声腔、情感、吐字、韵味上下功夫,这种创造性的艺术再加工,极大地丰富了高安采茶戏的艺术表现力。正如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所倡导的“移步不变形”。特色还在,韵味犹存,为演绎大戏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这样的发展思路是正确的,确有可圈可点之处,新瓶老酒,使之更加醇香绵长,回味无穷。

 

  著名高安采茶戏表演艺术家黎花英,幼时师从京剧老艺人,受到过严格的师承传授,唱腔、念白、做工等基本功扎实。五十年代初改演高安采茶戏,一改由男性扮演旦角的陈规,以扮相俏丽多姿,嗓音圆润甜美,表演舒展大方的花旦形象闪亮登台。给高安采茶戏表演添上一抹亮丽的色彩。

 

  黎花英同志饰演的高安采茶戏《杜十娘》中的杜十娘,是其演艺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大段的唱腔,随着剧情的深入,时而似涓涓流水,平缓悠然,令人陶醉;时而如急风骤雨,摧枯拉朽,叫人悚然。特别是悲情哭腔,“冤家呀……”;拖腔里揉和有花腔,花腔中掺入了咽腔。声声是泪,字字是血;泣诉相叠,悲愤交加。撕肝裂肺的哀怨,动天地,泣鬼神。把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受尽封建压迫,力图冲破樊笼的桎梏,追求美好幸福;却又被无情抛弃的青楼女子悲愤苦楚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每至此,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台上台下唏嘘一片。艺术感染力十分强烈。此情此景,至今让大家难以忘怀。试想,如果没有作曲家的吸收与改革,没有演员的第二次创作,是很难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的。

 

  高安采茶戏声腔艺术取得的丰硕成果,经历了几代人艰苦地不懈努力。在“让地方小剧种向新歌剧发展”的激烈争论中,以及十年内乱的磨难中,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的。使之成为江西采茶戏“四朵金花”里的一支奇葩。

 

  具有代表性的著名戏曲音乐创作者有刘敏涛、黄国强、钟斯冰、陆有勤、伍经纬等,他们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旦角行表演中的佼佼者有彭金花、鲜于文英、黄银泉、饶华等。她们在继承老一辈艺人声腔艺术的基础上,更注重结合自身的条件,踩着时代前进的鼓点,发扬光大,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得到社会各界的首肯,都曾受到党和国家授予的荣誉和褒奖,可以预见高安采茶戏这支山茶花在众人的浇灌下,将开得更加艳丽多彩,芬芳四溢。

 

  谨以此文,献给为高安采茶戏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艺术工作者们。

 

  传承文化 寓教于乐

 

  上世纪初,赣中地区民间流行花灯、彩调;并先后演变为两种采茶戏:一是锣鼓班,亦称“瑞河戏”,受瑞河大班的影响较大,其高腔唱调和锣经颇具特色,以袍带戏为主,现已近失传。另一种是“丝弦戏”,因伴奏只用“丝弦”(弦乐器)而得名;后经吸收京剧的锣鼓经,并与花鼓戏、民间秧歌、采茶小调相融汇,使之更具表现力与欣赏性,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丝弦戏起初也是从“独角戏”、“对子戏”、“三小戏”(小旦、小生、小丑),逐渐发展而来的。主要活跃在农村及边远集镇。因瑞州府治所在地(高安)特别盛行,且从艺人员较多,故五十年代始冠名为“高安采茶戏”。与江西其它地区的采茶戏以示区别。

 

  生于斯,长于斯的高安采茶戏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主要以表现农民群众的是非观念,爱憎情绪,善恶报应的农村题材见长。唱腔以民间小调为主,保持基本腔格,依腔格填词,反复唱和。故事情节亦比较简单,多是一事一议。舞台调度不大,基本以8字型穿行往复。表演上载歌载舞,欢快活泼。道白是艺术化的方言土语,诙谐幽默;“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鲁迅语),为赣中老表们所喜爱。

 

  高安采茶戏中以“对子戏”(小旦、小丑)的表演最有特色。旦角略施粉黛,头饰簪花,手持一方彩帕,身着长褶裙,足穿脚尖缀一红线球的绣花鞋。以碎步为基本步法,扮相俏丽,做功细腻。歌声悦耳,舞蹈活泼,予人以美的享受。

 

  丑角(俗称小花脸),则头戴礼帽,着灯笼裤,腰间系一短裙,手持一柄折扇,足蹬平底皂靴,鼻梁处涂一豆腐块大小的白粉。以走矮子桩为基本步法。表演亦庄亦谐,插科打诨,趣味横生。由他来演绎整台戏矛盾冲突的起承转合,是整台戏的“魂”,所以,梨园行里常有“无丑不成戏”、“丑是戏中胆”一说。

 

  《四九看妹》是出颇具特色的高安采茶戏经典剧目之一。1959年7月曾奉调上庐山为出席中央全会的领导同志汇报演出,受到中央首长的普遍好评。剧情是:一日,四九要外出经商,来与好友银心辞行;并拿出钥匙,托她代看家门。银心要四九帮她带丝线头饰。四九有意逗耍银心,假意推脱,谎称无钱难买。故而引起一场小风波。最后冰释误会,银心接下钥匙,二人重归于好,高兴话别。整台戏节奏欢快活泼,气氛热闹喜庆,旋律悠扬流畅,语言亦庄亦谐,情节丝丝入扣,生活气息浓郁,喜剧风格鲜明。处处洋溢着青年男女开朗、豁达、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一代名丑,已故著名高安采茶戏表演艺术家谌国泰先生,早年饰演的四九,唱、念、做功极具个性特色,至今无人能及,堪称绝唱。他的矮桩功步法娴熟,轻松灵巧,高低错落,花样不断翻新,令人赏心悦目,酣畅快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帽子功十分了得,表演中,头上礼帽,毋需用手帮扶,只凭头部肌肉的运动,礼帽时而移至后脑,时而滑向眉心,时而左倾,时而右斜,不停地在头上打转转。滑稽有趣,谐而不俗。把一个活泼调皮,风趣幽默,聪明睿智的青年后生刻画得准确生动,惟妙惟肖。这一绝活,倾倒无数观众,无不为之啧啧称奇,交口赞誉。

 

  戏曲表演中的高难度技巧,是经过演员长期刻苦训练才能掌握的,它对演员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烘托剧情气氛,提高艺术欣赏性是非常重要的。遗憾的是,现在的许多演员已经很少进行这种高难度的技巧训练了,失传久矣,令人扼腕叹惜。

 

  银心的扮演者彭金花同志,也是一位艺术造诣颇深的著名高安采茶戏表演艺术家。她生于梨园世家,科班出身,后又拜著名旦角演员黎花英为师,艺术上日臻成熟。笔者以为,纵观其长期的艺术实践,彭金花同志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对高安采茶戏声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她能够结合自身特长、博采群艺、融会贯通、弘扬光大。可以说已自成流派,应尽快进行系统总结、提高。

 

  彭金花的嗓音甜美圆润,音域高亢宽广,韵味醇厚纯正,行腔委婉多姿,酣畅中见俏丽,细腻中显洒脱。跌宕起伏,节奏感极强。在处理较长拖腔中,巧妙地运用装饰滑音进行曲牌的转换与衔接,醇冽延绵,峰回百转,一气呵成,似乎难以觉察一丝换气之隙。余音绕梁,令人叹为观止。

 

  早年在《四九看妹》中饰演银心,扮相清新,俏丽可人。碎步轻盈,欢快活泼,绢功娴熟,旋抛自如。以目传情,媚而不俗,天真烂漫,娇态可掬。把一个热情好客、爱情专一、纯洁无瑕,待字闺中的青春少女刻画得极其生动、传神。

 

  地方剧种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唱腔与念白的两个方面。高安采茶戏的舞台语言以高安方言为依据,那就需要演员不但在念白上是艺术化的方言土语,更重要的是将方言有机地结合到采茶戏的唱腔中去,使之更具有地方特色和戏曲的韵味。在这方面,现在有的青年演员还是做得尚有欠缺。除念白操半生不熟的高安方言以外,唱腔的吐字基本上都是普通话,唱起来象歌剧,与观众的欣赏期望相去甚远。

 

  据专家研究成果,高安方言声调的特点,是“变音”较多,在戏曲唱腔中“变调”行腔,不仅音域更宽,而且更具有浓厚的高安地方特色,何乐而不为呢?

 

  艺术化的方言土语,通俗易懂,情趣盎然。《四九看妹》中银心倒茶给四九喝,一声“茶(ca)来咯”,四九故意听成“蛇(sa)来咯”。韵同音近,视听混淆,一阵忙乱“逗哏”包袱一抖,引起观众一阵欢笑声。又如,四九一边喝茶,一边又要回应银心关怀叮嘱,“慢点吃(qia)”,四九耍笑说,“吃茶莫哇事,哇事就会打布布。茶往下,气往上,两下哩会相撞,会梗死干哥哥”。押韵合辙,朗朗上口,就象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样,与观众极易产生共鸣。又比如,四九逗耍银心,说无钱买东西,就割自己身上的肉去卖,给有钱人当下酒菜。银心气极,追打四九,伤心地掩面而泣。四九意识到玩笑开大了,说:“打了干哥还不够,还要榨桶麻油凑。”将流眼泪比喻成榨麻油,这是高安农村开玩笑的常用语。形象生动,比喻贴切。老表们一听就懂。

 

  进入21世纪,我们非常遗憾地感觉高安采茶戏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惑与尴尬。许多剧团英才匮乏,后继无人。戏剧院场门可罗雀,冷冷清清,往日的风光不再。这症结到底出在哪?除了如今娱乐媒体呈多元化的趋势以外,传统戏曲的改革等深层次的问题是否也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笔者以为,高安采茶戏应以编排短小精悍,贴近生活的城乡小剧为主。小戏主题突出,人物不多,布景简洁,道具较少。语言、肢体动作可以精雕细刻。音乐锣鼓多些喜庆热闹。声腔道白地方色彩浓些,再浓些。不必拘泥不合时宜的程序化的东西。提倡回归自然,回归原生态。但也要防止低俗、色情、宿命、反动的沉渣泛起。大力培养身怀绝技的艺术领军人物。高歌时代主旋律,为民众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东北二人转”,之所以红遍东三省,唱响全中国,除了与赵本山等表演艺术家大力推崇以外,其喜庆欢快、幽默风趣、风格鲜明的地方艺术特色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家之言,自感非常肤浅,也相当幼稚,在现实中可能并没有这么简单,但目的是抛砖引玉,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笔者愿为繁荣高安采茶戏,极尽绵薄之力。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