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梆子戏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戏剧
遗产编号 ⅳ-7 所属地区 江苏·徐州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江苏徐州 申报日期 2006
江苏梆子戏,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曲调的快慢节奏由一副鼓板和梆子来指挥而得名,当地群众又称为“大戏”。已流行于江苏北部三、四百年,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江苏省代表性剧种之一。
江苏梆子戏的表演继承了中国古代戏曲载歌载舞的传统,有自己艺术规律和整套的文学、音乐、舞蹈与技艺融于一体的表演程式。表演以虚拟为主,虚实结合,强调感情真实,节奏强烈,程式上规范严谨,技巧性高,具有淳厚、朴素、明朗的地域特色。
江苏梆子戏的音乐属板式变化体,以慢板、流水、二八、非板四大板为主,音乐曲牌丰富,约三百余种。声腔主要由陕西、山西梆子衍化而来,在调式、旋律节奏以及语言音韵和演唱风格上,都体现了徐州方言介于中州语系与吴越语系之间,既有中原音韵的厚重,又有吴越音韵的轻柔之独特风格,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江苏梆子戏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审美性、思想内涵、审美理念及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是戏剧文化宝库中的独特财富。
江苏省梆子剧团于1950年成立以来,相继产生了一大批群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家和优秀剧目。《华山情仇》于1996年在全国梆子戏剧种新剧目交流演出中获唱腔设计奖和优秀组织奖;1999年,在第三届江苏省戏剧节中获唱腔设计奖;2003年,荣获首届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金奖、全国国花杯中青年演员戏曲表演大赛金奖和优秀组织奖;1992年,江苏梆子戏《打神告庙》、《李瓶儿》晋京演出,张虹一举夺得第九届梅花奖;2000年,江苏梆子戏《华山情仇》晋京演出,燕凌一举夺得第十八届梅花奖。
江苏梆子戏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曾有几次辉煌和兴旺时期。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和观众审美情趣的转移,江苏梆子戏已处于经费紧张、人员流失、后继乏人的濒危状态,亟待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扶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