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嗡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戏剧
遗产编号 ⅴ-3 所属地区 河南·南阳·淅川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淅川县 申报日期 2006
“蛤蟆嗡”小剧种自清光绪三年,至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蛤蟆嗡”的音乐分为唱腔和弦乐曲牌两大部分,属于套曲体,根据唱词的格式和不同的情节套曲演唱。主要曲调有“恋花”“阳高”“阴丝”“花鼓”“纽丝”等。乐队分文武场:文场只有两把胡琴和一把四胡;武场有大、小板鼓、铙钹、小云锣、小钹等。经过百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如下主要特征:
1、伴随民俗活动生产和发展而形成的对民间习俗的依存性特征。
2、它的音乐,既有蒲剧的慷慨激昂,又有眉户禹都调的委婉动听,既有南方花鼓戏的韵味,又有祁家河地方色彩,既有本地戏剧的演唱风格,又有外地戏剧的直接纳入。因而具有曲目形成的多源性特征。
3、既有本土乐曲,又有外来乐曲。长期并存、协调发展,因而形成了本土和外来乐曲的共存性特征。
4、“蛤蟆嗡”剧种由于乐器制作的独特,不论文场的胡琴,还是武场的打击乐器,再加上悠扬缠绵、委婉动听的唱腔,都是有蛤蟆鸣叫的嗡嗡之声,形成了它独特的韵味的稀有性特征
“蛤蟆嗡”小剧种分布于夏县祁家河乡西山头村、东庄、西庄一带。祁家河乡系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东、中条山麓的一个山区乡镇,距县城一百五十余里,东与垣曲接壤,西与平陆交界,北邻本县泗交镇,南隔黄河与河南渑池县相望。西山头村位于乡政府以西八华里处,半山腰中的石板山坡上,全村一百二十余户,六百多口人。全村多数姓杨,仅十数家外姓人,皆是外地迁居至此,这里群山环绕,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清朝道光年间,西山头村的煤窑比比皆是,陶瓷业日益发展。因此吸引了山东、河南、陕西、湖南等一些省市的商人,他们赶着毛驴,来往不绝,终年不断。逢年过节,这些小商贩和村里年青人总喜欢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热闹非凡,有唱“恋花”调;有唱“阳高”调;有唱“阴丝”调;有唱“二黄”调;有唱“花鼓”调;有唱“纽丝”调;真可谓南北汇杂,东西结合。这些南腔北调融合在一起,加上当地的语言习俗特点,逐步形成了悠扬缠绵、委婉动听,具有独特风格的“蛤蟆嗡”小剧种。
具有上述特征的“蛤蟆嗡”剧种,在当地乃至周边地区人民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社火热闹中,都少不了邀请蛤蟆嗡小戏的参与演出,给人们生活带来无穷的欢乐。挖掘、抢救和保护这个小剧种,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戏剧历史的发展,将会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对当地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