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端庄的汉代绿釉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汉代绿釉陶,是流行于东汉为随葬而烧造的一种陶器,其造型之朴实、纹饰之秀美、工艺之精湛,无不令人惊叹。作为东汉发明创烧的新品种,它上承商周瓷器的施釉技术,下启唐宋三彩器瑰丽多姿、变幻莫测的装饰风格,在中国古代陶瓷群芳谱中独树一帜,是古代低温铅釉技术发展的硕果。

 

  低温釉陶是以氧化铜或氧化铁为着色剂,以铅为助熔剂,烧成温度低(700℃左右),铜在窑内氧化气氛中使釉呈现美丽的翠绿色,铁呈黄褐色或棕红色。在还原焰的焙烧下烧制而成,它完成了从原始瓷器到现代瓷器的成功过渡,代表汉代陶艺制作最高水平。它的一些釉陶器的厚重、磅礴、宏伟、精美程度是中国制瓷史上各朝釉陶无法比拟的,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东汉提倡孝道,盛行厚葬,殉葬品力求丰富而精细,被称为“明器”,它与祭器之别在于它是专门供死者在阴间所用而非为生者用具。陪葬品中除少量石质品、金属制品、木质漆器以外,被大量使用的为陶制品,因为这种材质可历千年而不腐败。除饮食所用的器皿外,大量摹拟生活场景,加以缩微,如陶制的楼阁、仓房、灶台、兽圈、车马、井台、奴仆等等,营造虚幻环境供死者享用。

 

  汉釉陶猪圈(图1):长26.2厘米,宽25.5厘米,高24.5厘米。圈呈方形,近圆形平底。围栏镂空,栏内有一肥猪。围栏两角处建有一间方形厕所,歇山式顶,檐伸出墙外,屋顶与厕可分开。顶圈外有梯拾级而上,通向厕门,粪坑与猪圈相通。猪圈胎呈红色,烧成温度较低,通体施绿釉,釉色光亮,是同类模型器的精品。猪圈与厕所合一,反映汉代人们的生活习俗。

 

  汉代对每种牲畜的圈舍各有其专名,如马圈称厩,牛圈称牢,羊圈为庠,猪圈为溷 。与现代猪圈不同的是这种猪舍与厕所合一的建筑形式,而这恰恰是汉代的习俗,溷本身含有厕所的意思。东汉的许慎在注解“溷”时说:“厕也,从口,象豕在口中也,会意。”唐代大注解家颜师古也指出“厕,养豕溷也。”可见当时就是圈圂与厕合一的。这主要是为积肥所需,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书《氾胜之书》就提到“溷中熟粪”,是指“溷”中猪粪尿、人粪尿和垫圈物充分混合、腐熟了的肥料。

 

  汉绿釉陶井(图2):高25.5厘米,底径16.8厘米。该陶井敛口,圆形井筒,平沿外折,腹部稍弧,最大径在下部,平底。由底部井筒、中部井栏和顶部井架构成,边有汲水小罐,井架中间有一圆形的孔,用来穿绳子带动滑轮,全身呈墨绿色。西汉前期的陶井形制较简单,井身为圆筒形,而西汉晚期的陶井井身逐渐变矮。及至东汉,出现了有模制井架及模印滑轮的陶井明器,可见陶井明器的结构日渐复杂。

 

  汉绿釉陶壶(图3):高40厘米,口径14厘米,底径15厘米。泥质红陶,通体施绿釉,口微侈,长束颈,溜肩,圆鼓腹,底承高圈足。颈部饰凹弦纹两周,肩部饰凸弦纹三周,腹、足分别饰凸弦纹两周,并在肩部饰对称的模印铺首衔环。该壶釉色浓郁明快,古朴和谐,纹饰布局疏朗,描绘笔调粗简豪放,写意感极强,反映出当时崇尚朴实自然的艺术格调。

 

  汉釉陶长颈瓶(图4):高 23.7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13.2厘米。直口,细长颈,扁圆腹,圈足外撇。口下部饰两周水波纹,以凹弦纹界边,颈下部饰一周水波纹,以凹弦纹界边。腹部饰凹弦纹,腹上部施青绿色釉。该瓶釉色匀净莹润,胎质密实,造型端庄,纹饰简洁明快,片片从胎体泛出的银光,记载了两千多年的岁月,是当时陶瓷的精品之作。

 

  汉代绿釉陶器,充分反映了汉代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制作工艺的高超,生动地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饮食习俗,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为研究汉代社会面貌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也折射出汉代丧葬文化特征和时代的美学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