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民国瓷罐上的“屮”字所想到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中所示是一件民国“孙福昌”款粉彩山水粥罐。纵观此罐画片,正面一派崇山峻岭、流觞曲水之景,背面墨书诗文:品清泉而吐秀,和瑞艸必生香,时己未年冬月昌江客次孙福昌出品。此罐落款“己未年”,即民国八年(1919);孙福昌,清末民初瓷绘名家,生卒年不详,擅绘浅绛彩山水。

 

  细看发现这之中有一字“艸”,不辨其形,亦不知其读音,查阅字典乃知其读cǎo,同“草”字。继而发现“屮艸芔茻”一组四字,读音各异,却都和“草”字有关系,且表示草的不同生长程度。“屮艸芔茻”四字读音分别为“chè cǎo huì mǎng”:“屮”表示草木刚生长出来,“艸”同“草”,“芔”同“卉”,有迅疾的意思,“茻”表示众草,丛生的蕨类。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屮,草木初生也。”南唐训诂学家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曰:“艸丛生,故从二屮。”可见二“屮”相并立为“艸”,表示草从初生的个体生长蔓延为丛生的草。正如《金文诂林》中云:“屮艸本一字,初生为屮,蔓延为艸,象丛生形。”清人徐灏《说文解字注笺》云:“艸之总名,故从三屮,三者众也,当为‘卉’意。”今有花卉一词,正是总名之义。《说文解字》曰:“茻,众艸也,从四屮。”由此可知三“屮”呈品字形为“芔”,艸之总名也,百芔也,而四“屮”组成“茻”,表示草迅猛地生长成茂密的草丛。

 

  东汉思想家王充《论衡》中曰:“艸初生为屮,二屮为艸,三屮为芔,四屮为茻,言其生之繁芜也。”这无疑是对四字关系的最好诠释。“屮艸芔茻”四象形字的微妙组成,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