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儒陈含光篆字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副篆书对联(见图),上联:“寓公好作孙枝蔚侣”,下联:“刻手应与濮仲谦齐”。联中间以行书跋云:“少椿先生以秦人而寓扬州,与孙豹人正同,又精刻竹,故撰此联为赠。蔚字、侣字皆许书所无,郁与旋即其字也。”这副对联就是寓居扬州后到台湾的一代名儒陈含光赠送给客居扬州的我国古琴大家、古琴“广陵派”传人刘少椿的。阅读对联,再赏跋语,可谓联跋一体,相得益彰。

 

  跋语中所言的孙豹人即孙枝蔚。孙枝蔚,字豹人,为清代诗人,陕西籍;而刘少椿也是陕西籍人,又是先后客居扬州者,可谓同伴侣友。濮仲谦为清代南京著名的刻竹能手,而刘少椿精于皮雕,其刻艺当有相通之处,所以可与濮仲谦齐名。有意思的是,所书联中的“蔚”和“侣”字,因为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没有这两个字,所以用“郁”的繁体字和“旅”字代替。细观联下落款日期为癸酉年,即1933年。

 

  陈含光(1879—1957),清光绪举人,名延韦华,号移孙;祖籍福建,先祖迁至扬州后一直生活于扬州,1948年旅居台湾;现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史学家,有诗、书、画三绝之美誉。民国初年,陈含光受聘于北京清史馆,两年后返回故里扬州。陈含光以其子迎养台北时即已70岁高龄,虽儿孙绕膝,却时刻眷念大陆,常在诗中流露出其怀念故乡之情:“茫茫天地此身浮,桂杖郊原得暂留。四野寒烟沉去鸟,一溪微雨渡归牛。大田稻获知农喜,小市灯明唤客愁。潦草衣冠黧黑面,故乡谁信是扬州。”

 

  这副篆字联展现出了陈含光精湛的书法艺术和高深的学养,同时也见证了一段动人的文坛佳话。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