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荣昌陶钵想到“工匠精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几年前,笔者在乐山一个收藏家家里,看到了一件素胎陶饭钵,俗称“饭钵钵”或“饭盅盅’。这是一件我中学时代就熟悉的东西,实际上大凡五零后以前的老人都很熟悉。当时,我拿着那件素胎陶钵:薄薄的,轻轻的;一只手捏着陶钵上方的两边微微地摇一摇,整个器物便抖动起来;用手指一弹,声音清脆而悠扬,如同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

 

  素胎陶饭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至少已经消失半个世纪了,但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们大都还会印象深刻。在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几年里,伴随着人民公社的建立,大跃进的步伐和公共食堂的普及,用饭钵钵蒸饭、送饭、分饭、吃饭,在工地、田间、食堂随处可见。在粮食供应实行定额发票的年月里,公共食堂使用大蒸缸蒸饭。大蒸缸很大很深,容积很大,大蒸缸下面的火膛也大。做饭时,炊事员往往要站在凳子上,将数量众多的放了米和盛满水的饭钵钵一个一个地、一层一层地安放在大蒸缸里。饭钵钵大小有别(见图),一般分一斤装、半斤装、四两装、三两装、二两装,通常是按大小依次向上码放。

 

  素胎烧制的饭钵钵,有粗有细,有厚有薄,质量档次,参差不齐。就全国而言,质量最佳、产量最多的是现在的重庆市荣昌区。荣昌是被国家认定的中国三大陶都(广东佛山、江苏宜兴、荣昌安富)和四大名陶(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陶、云南建水陶和荣昌安富陶)之一的所在地。改革开放前,国有陶器生产主要集中在安富镇。这里,从宋代起,就持续着陶瓷器器物生产。早在民国时期,安富就盛传两首民窑:“前山矿(音gong)子后山炭,中间泥巴烧窑罐”;“安富镇五里长,泥精壶壶排成行”。近百年来,安富的陶瓷器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到东南亚,而现存不多的国有陶瓷厂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精美产品,还被重庆工艺美术专家大批收藏和有偿交流到美国。

 

  安富生产的精细素陶器,有“红如枣,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的美誉。

 

  在那“政治挂帅”“政治统帅一切”的时代里,公共食堂需要的饭钵钵也必须是细陶精制品。

 

  安富的雅山河一线,盛产制作陶器的红泥和白泥,细陶是用泥精制作的。泥精的加工通常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原矿陈腐、粉碎和流水陶洗、沉淀、揉搓等过程,然后才能手工拉坯成型,待自然阴干后,入窑高温(1200摄氏度左右)烧制而成。

 

  在多次去安富镇考察、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当年数量巨大的饭钵钵已经很难见到了。

 

  什么原因?原来公共食堂本来就是广大民众饥饿和伤心的象征。1962年5月下旬的一天,上面一道命令,公共食堂垮台了。人们欣喜若狂,淤积在心里的愤懑终于爆发,人们冲进公共食堂把所有的家当全毁了。那些大大小小的饭钵钵,被人们痛痛快快地砸了个精光!据许多当事人说,当时在公共食堂的饭堂里、灶房里、伙食团长的房间里、四合院的天井里,一直到大街上,遍地都是红陶片片。

 

  时至今日,了解传统制陶工艺技术的人们才猛然间发现,那些精细无比的饭钵钵竟已成为绝唱——因为当时能够手工拉坯使之仅有半毫米的仅有的两个老工匠早以离开人世。时变境迁,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已经无法还原当年的所有工艺技术过程,更不用说要达到当年的超高工艺技术水平,换言之,现在有幸余下的荣昌饭钵钵已经成为展示卓越“工匠精神”的收藏品。

 

  如今,通过欣赏这些质量好、式样美的饭钵钵,我们依然深切地感受到先辈匠人们对传统工艺的那份热情与执著——质量精益求精,工艺彰显特色。也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工匠的奋斗目标就是制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而这,何尝不是今人所期盼的呢?中华民族历来是极富“工匠精神”的民族。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制造”要生产出更多的“中国品牌”“世界品牌”,我们更需要发扬“工匠精神”!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