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墩上包公祠
民国五年《香花墩志》里的《香花墩图》(来源: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
合肥城南有一处风景秀丽的包公文化园,该文化园是在旧时的包孝肃公祠基础上扩建而成。包公祠原建于包河中的一座小沙洲上,此小洲还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香花墩”。
包公,即宋代名臣包拯(999—1062),字希仁,谥“孝肃”,北宋庐州合肥人,28岁时中进士,后累任多地知县、知州、知府,比如任过当时京城开封府知府,最后官至枢密副使。由于包拯为官清正廉洁、刚直不阿,事迹为当时及后世广为传颂,被尊称为“包公”。又加之戏剧、影视片的渲染,包公形象家喻户晓,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包公的故乡,合肥留存有一些有关包公的古迹与传说,香花墩上包公祠便是其中之一。据南宋中期成书的《舆地纪胜》卷四十五(淮南西路 庐州)记:“包孝肃公祠堂,在兴化寺,治平中太守张环作记”,这是笔者所见关于合肥包公祠最早的记载。治平(1064—1067)是北宋英宗年号,距包拯过世(1062)仅数年,这应当是合肥最早的一座包公祠。此后,包公祠几经迁建、重修,至明代弘治、嘉靖年间始移南门外香花墩。
据清代嘉庆《庐州府志》记载:包河小洲上原有一座古庙,名曰浮图寺。明弘治年间(1488—1505),庐州府知府宋鉴见小洲环境幽雅,遂将古庙改建为“包公书院”,并改洲名为“香花墩”。包公书院建成后,有包拯二十四世孙包大章等十余名少年才俊在此读书。明嘉靖己亥(1539)御使杨瞻(号舜原)又重修书院,并增建包公祠。据当时的《重修包公书院记》记载:“公(杨瞻)既为之立家庙,俾其世享……据墩四面皆水,南为大门,颜曰‘包公书院’。门左右夹室各一间,中门而北可十余步,为正堂三间,肖孝肃遗像,颜曰‘庐阳正气’。”
在此之后,明末战乱,包公祠毁于战火。清代顺治年间重修,每年春秋两季,定期致祭。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包公祠再次得到了修缮,然而咸丰初年太平天国之乱,包公祠尽毁。同治二年(1863),浙江提督鲍超捐资修复了正殿。光绪八年(1882),包公祠又得到了一次重大的修复,而这次修复的捐资者,正是清末中兴名臣合肥李瀚章、李鸿章兄弟。待修缮完工后,李鸿章亲自撰写了《重修包孝肃祠记》,记文中称:“公固有祠在城外香花墩,相传为公读书处,粤寇(太平军)之乱,荡为焦土。光绪壬午(1882年),鸿章奉讳居里,经过遗址,忾焉凭吊,乃谋复而兴之,嘱乡人张文燕董其役。越岁癸未,诹吉鸠工,凡五阅月而竣,靡白金二千百八两。”近来笔者见到了一张民国年间的“庐州包孝肃祠”老照片,通过这张照片,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当年包公祠的规模和建筑风格,背景中还能看到合肥城的老城墙,是一份难得的包公祠早年影像资料。
包孝肃公祠作为合肥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历代文人墨客多游历于此,并留下了很多游记、诗篇。包公祠当时的环境是相当优美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浑然一体。
到了清末、民国初年,包公祠与香花墩更是有了专门的志书。民国五年(1916),合肥士绅孙序学、陶希靖出于对地方先贤包孝肃公的景仰,对当地名胜香花墩的珍爱,编撰《香花墩志》二卷,并由芜湖新民印刷所刊印,书后定价大洋五角,发行量应该还不少,如今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安徽博物院等单位有收藏。该志对香花墩及包公祠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详尽考证,附手绘《香花墩图》,图中可以看到,香花墩位于合肥城南薰门外,四面环水,有桥相通,墩上有孝肃祠、回澜轩、流芳亭、井亭等建筑,垂柳掩映,城环水绕。图旁有诗曰:“古墩高倚郡城隅,烟水苍茫入画图。杨柳四围荷藕柄,风清祠宇一尘无。”“自从书院改祠堂,报德千秋俎豆香。一幅丹青资览胜,依稀人仰郑公乡。”落款:“丙辰八月,合肥张世鋐”。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