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尹《花鸟图》
明代中晚期,王阳明等人的学说掀起了思想解放浪潮,花鸟画领域也受到影响,诸多的文人以写意技法参与创作,改变了院体工体画占据主流的地位,此件唐志尹的《花鸟图》正是当时的产物。
唐志尹,字相五,一字聘三,明末清初泰州人,理论型画家唐志契之弟,工画翎毛,以逸笔写生,所作潇洒生动,与其兄所绘山水相得益彰,其时名动于江浙间。后其侄唐日昌得其真传,时人将之称为“三唐”,唐志尹是一位高寿画家,清康熙十七年(1678)仍作《花鸟》扇面,卒年约80余。
按画史记载,唐志尹绘画得吕纪、王偕法,吕纪为弘治时宫廷画家,其早期虽作过水墨淡色画,但后因皇帝喜好,而转为工笔重设色画,从时间来看,吕纪和唐志尹根本不可能有交集,唐只是从吕的画作中汲取技巧,而唐志尹应该是请教过同时期的王偕,唐志尹和王偕的风格更为接近,强调画面的精神气质,是浙派画风的一种延续。
这件唐志尹《花鸟图》(见图),为泰州博物馆馆藏二级文物,画作以小写意写就,虽仅落“唐志尹”穷款,但立意鲜明,花枝之下,是一只处于低空飞翔的禽鸟,禽鸟笔墨简洁,以渲染为主,勾勒为辅,施以淡彩,跃跃如生,其目光紧盯下侧,好像地面上有它喜食的昆虫,或是有同类的召唤,抑或是其他情况,任君猜想,画虽有纸幅限制,然意境不囿于此。全画构图虽简,留白众多,然以点睛之笔着重对禽鸟进行了细致刻划,生动凸显了禽鸟的轻灵矫健,同时以线条和点染表现的花枝也是极为到位,飘逸而洒脱,这一刻自然界的美好景象,被唐志尹悉心地捕捉到,并精准地定格到纸端上。结合花枝的摆动方向和禽鸟的飞行状态,画面中似还有清风拂来,让人顿生心旷神怡之感。
对比此件,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唐志尹丙子年(1636)作《花鸟》册页则要工整一些,用色也较为浓烈,从中亦能察觉唐志尹不仅是一位全面的花鸟画家,也注重在风格上的探索和转换。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