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契丹皇都“辽上京”遗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京是契丹建国之初设立的都城,是中国古代漠北地区的第一座都城,也是中国保存最好的古代大遗址之一。”站在契丹皇城遗址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旅游局局长王建勋如是道。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人在东北亚草原建立的第一座都城,被誉为“东北亚草原第一都”。

 

  “公元918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西楼之地建立皇都。”当地导游阿柔娜指着如今“断壁残垣”的辽上京遗址介绍说,“辽上京整个营建过程用了三十年,分南、北二城,两城连接呈‘曰’字形,‘北曰皇城、南曰汉城’,两城总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皇城面积为2.9平方公里,汉城面积2.1平方公里。”

 

  站在皇城中的制高点——日月宫遗址上,王建勋感慨道:“一千多年前,契丹(辽国)的崛起之地就在我们脚下。当时辽国的疆域达489万平方公里,统治着900万人,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并创造了契丹文字。”

 

  “辽国的军事力量与影响力涵盖西域地区,因此在唐朝灭亡后中亚、西亚与东欧等地区更将辽国视为中国的代表称谓。”王建勋说。

 

  “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更迭、风雨洗礼,当初雍荣华贵的契丹皇都虽已不复存在,但站在这里依然能够见证一个游牧民族崛起的繁华盛世。”北京游客刘洪涛感叹道。

 

  辽上京遗址于1961年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该遗址的保护被列为中国西部大开发文物重点保护项目;2002年内蒙古人民政府颁布《辽上京保护规则》;2003年开工建设辽上京博物馆。

 

  据巴林左旗文物局官方消息称,2007年,当地对辽上京遗址进行了修建性详细规划,分别形成遗址景观轴线和辽文化景观轴线。其中包括皇城古遗址展示区、汉城户外运动游憩区、辽文化体验及休闲游憩区、军艺竞技展演区。

 

  俄罗斯游客费奥多尔告诉记者,这座契丹皇都尽管已被战火焚毁,但它曾经与多国友好的外交关系依然传为佳话,直到今日,俄罗斯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当中,也依旧以契丹作为中国的称呼。

 

  赤峰市旅游局副局长王利表示,辽上京遗址能够让游客直面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北朝南市的城郭模式和“两城制”都城的建筑风格;感觉辽代文化艺术,如辽代石雕、绘画、音乐、舞蹈及契丹文字;体验辽代生活文化,如手工艺品和瓷器制作、品尝辽代餐饮等,既能了解历史,又能传承文化。

 

  2016年,巴林左旗全年接待中外旅游人数73万人次,同比增长22.8%,辽上京遗址接待游客量约占总游客量的三分之一。

 

  辽上京考古队队长董新林表示,2012年辽上京和辽祖陵遗址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7年辽上京宫城遗址考古发掘将进一步认识辽上京遗址的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和历史沿革,推进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以及辽上京和辽祖陵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