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山滑竿抬幺妹_非物质文化遗产_杂技与竞技
遗产编号ⅵ-4所属地区四川·广安·华蓥市
遗产级别省级遗产类别杂技与竞技
申报人/单位广安市华蓥市文化体育局申报日期2006
巴蜀大地,天下称奇,在这神奇的四川盆地中,横卧着一条巨大的绿色长龙――华蓥山,它与峨眉山、太行山齐名,它与井冈山、大别山同辉。这里,山川毓秀,人杰地灵,文化灿烂,民风淳朴,不仅佛教文化悠久,南宋文化深邃,红色文化浓厚,民俗文化更为独特,“华蓥山滑竿抬幺妹”就是这独特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华蓥幺妹天下靓,俊男壮汉争睹芳。滑竿抬她上山来,伴君共度好时光。”这首流传在华蓥山区的一首“滑竿抬幺妹”的歌谣,直言快语,真实感人。
“华蓥滑竿抬幺妹”,是华蓥山区人民的传统习俗。过去,华蓥山区道路不畅,达官贵人出门赶场,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滑竿,这在华蓥山区已流传一千八百多年了。20世纪40年代,著名的华蓥山游击队中叱咤风云的“双枪老太婆”到重庆为游击队购买的枪支,也主要是用滑竿运回华蓥山,装备了华蓥山游击队。
据民间所传,唐朝至德年间(公元756―758),华蓥山的高登山、宝鼎一带香火旺盛,朝拜者络绎不绝。那时被山区人民称为幺妹的未出嫁的女子,由于受封建传统陋习的桎梏,既不能出门,更不能上山朝拜,煞是寂莫。华蓥山西麓一张姓大户,有一对长得如花似玉的孪生女儿,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呵爱备至。张家女子看见香客们自由自在地上宝鼎朝拜,心儿早就飞上了山,但由于封建思想的禁锢,她们却只能呆在闺中,徒生惆怅。半年下来,美若天仙的女子竟已面色蜡黄,病病哀哀,家里找来许多名医诊治均不见效。后来二女子终于给母亲说了实话,想上华蓥山去拜佛观光。父母为此一边着急一边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有一位李秀才听说此事后帮着出了个主意,在阴历二月十九观音菩萨生日前后举行一个活动,可将乡里想上山拜佛观光的幺妹都一起抬上去朝拜。乡绅族人经过商量后决定举办“滑竿抬幺妹,祈求五谷丰”的朝山仪式,仪式定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举行。是年,给张家姐妹俩抬滑竿的师傅中恰是一对天资聪颖的孪生兄弟,兄弟俩抬着姐妹俩,心花怒放,脚底生风,飞快向宝鼎行进,一路上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就上了宝鼎。她们朝拜了普贤大士和观音菩萨,饱览了华蓥山风光,张家的孪生姐妹也相中了抬滑竿的孪生兄弟,后来两对恋人结为帮晋之好,相敬如宾,白头到老,被后人推崇为夫妻相爱的楷模。
自此以后的每年农历三月,华蓥山地区的滑竿抬幺妹便相沿成习。年轻汉子将漂亮幺妹抬上华蓥山,拜佛观景,夺得前三名的不但能获得大奖,且多数抬脚还有被看中选为郎君,名花双摘,美不胜收。因此,这个活动一代又一代传承了下来。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一活动后来曾一度疏于举办。
华蓥山滑竿抬幺妹历史悠久,承传至今具有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内涵。滑竿:由两根韧性极强,(一般选用斑竹)长3米左右,粗5公分大小的斑竹,配以凉椅(或躺椅、坐椅)一把,捆扎而成。幺妹:是农耕(林牧)文明背景下对农家小妹的称谓。山区农村相对封闭,幺小之女出门怕受伤害,往往锁于深闺。农家小妹,由于幺妹故有玲珑乖巧,生动出色的韵味;由于幺小便有率真娇宠、豪放不羁、野性恣肆之情状。深锁之后出行坐上滑竿或相亲交友,或读书交流,集喜气帅气俊色于一身的幺妹便有了不同的美学韵味。滑竿抬幺妹就是轿夫又名脚夫一前一后,幺妹坐于椅中,自撑伞挡荫,轻颠漫颤自在行走。其表演程序通过上滑竿,起滑竿,颠试滑竿,各种路途状况号子呼应提示,途中风趣逗乐以及下滑竿等环节的细化,形成为完整的行为范式和文化情味。自唐朝以来,华蓥山是川陕四路中入川的重要驿道。古代华蓥人以人行石板路为主,交错纵横,崎岖蜿蜒。以人力为支撑的滑竿因其简单、经济、适用、便捷应运面生,并得到广泛使用。随着竞技活动比赛的兴起,滑竿抬幺妹便成为华蓥山区典型的表演竞技文化活动承传至今。
20世纪50年代以来,每逢重要节庆之时,当地农民群众都要自发举行“滑竿抬幺妹”竞速赛及表演活动。近年来,华蓥市充分发挥利用这一独特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古今结合,体经联姻,将广大群众非常喜爱的“华蓥山滑竿抬幺妹”打造成了四川独特的民间体育文化品牌,逐步形成了“选幺妹”、“抬幺妹”、“背幺妹”“抢幺妹”等一系列幺妹文化。华蓥市已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华蓥山幺妹节”,一届比一届热闹,盛况空前、万人空巷。
2000年11月在华蓥市溪口镇举办了“华蓥第一届滑竿抬幺妹大赛”。大赛从华蓥市溪口镇场口出发,20副滑竿抬着20位漂亮的幺妹,翻越八千余米山间公路,爬上1200多米的黄龙坡,到达川东佛教圣地黄龙寺。沿途三万余人竞相观看,溪口镇万人空巷。溪口镇玉荷沟村的卿华全和遂宁煤矿的蒋安才抬着幺妹第一个到达目的地,仅用67分钟,获得了浙江电视台颁发的“中国电视吉尼斯冠军”证书和奖金。
2002年4月,“华蓥市第二届滑竿抬幺妹大赛”的起点设在蓥城花园坝,终点设在华蓥山中的?——山坝。有22位端庄美丽的幺妹和44位健壮的轿夫参赛,来自全国各地四十多家新闻媒体共五十余名记者拍摄下了这些使人难以忘怀的场面。
2003年5月初,举办了“中国?华蓥山第三届幺妹节”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名幺妹参加了决赛,评选出了“十佳幺妹”,118副滑竿236名轿夫抬着118名靓丽俊俏的幺妹在华蓥“十里长街”上进行了表演。给蓥城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05年3月19日至21日,举办了“中国?广安?华蓥山梨花节”暨“中国?华蓥山第四届幺妹节”,120位轿夫抬着60位幺妹与全国前来参加登山健身活动的6万多游客一道穿行在华蓥山万亩梨园中,花映幺妹,游客簇拥,场面壮观,喜况空间;同时,文体结合,文经联姻,华蓥市招商引资近10亿元。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社、光明日报、中国体育报、中国消费报、中央电视台、浙江卫视台、香港《商报》香港《大公报》、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中国新闻网、人民网、新华网等全国百余家新闻媒体作了大篇幅的报道。目前,“华蓥山滑竿抬幺妹”已成为川渝红色旅游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全民登山健身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2005年5月,在成都参加四川省农民传统健身展示大会表演,荣获了一等奖。
历经历史传承与演变的“华蓥山滑竿抬幺妹”,现已成为一种民俗文体活动,也成了华蓥人一年一度的节日,每年农历三月的“幺妹节”,人们都会自觉从四面八方赶来华蓥山,争睹漂亮的华蓥幺妹和年轻勇敢的华蓥汉子。民间有诗赞曰:“华蓥幺妹天下丽,内秀外美赛西施,抬她上山衣汗透,轿夫还觉心欢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