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运河文化之旅举行 遗产保护意识从了解开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杭州运河遗产保护宣传周开幕式现场 闵玲艳摄

 

  “悠悠大运河,不仅承载了丰厚的过去和历史,还将繁华的今天送往灿烂的未来。”6月22日,大运河申遗成功三周年纪念日,运河大讲堂—杭州运河文化之旅在杭州大运河畔隆重举行。《杭州运河文化之旅》的作者,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周新华为大家带来了别开生面的运河文化解读。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运河位于中国中东部,地跨京、津、冀、鲁、苏、浙、豫和皖8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的开凿,始于公元前5世纪,全线贯通于7世纪,13世纪完成第二次大沟通。绵延2400余年,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与水利功能,并于2014年由18个历史名城联合申遗成功。

 

  在运河大讲堂上,周新华为大家分享了自己和运河的故事,并从古迹寻踪、名人留痕、博物揽胜、古河遗云等方面讲述了杭州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以及风俗民情,充分展示了大运河厚重而深邃的文化积淀。

 

  运河申遗成功只是一个起点,如何保护好、挖掘好它真正的价值还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文书的编写、讲座的举行、影像的拍摄都是为了让大家更了解运河,了解之后才会喜欢,才会有保护意识,周新华在讲座后表示。

 

  听众潘女士拿着手里的新书,激动地表示,曾祖父辈就在运河边生活工作,自己对运河也有着深厚的感情。平日也会参加运河相关的活动,然而今天正好是运河申遗成功三周年的日子,能够参与到这样一场讲座,把运河相关的散落珍珠串联起来,收获颇丰。

 

  据悉,论坛是杭州运河遗产保护宣传周的系列活动之一。宣传周为庆祝运河申遗成功三周年举办,旨在推动运河保护传承与惠及民生的有机统一,实现大运河从行政保护到依法保护、从部门保护到综合保护、从政府保护到全民保护的全面立体保护。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