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牛拉蹩鼓_非物质文化遗产_杂技与竞技
遗产编号 ⅵ-5 所属地区 陕西·西安·阎良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杂技与竞技
申报人/单位 西安市阎良区 申报日期 2006
牛拉蹩鼓起源于蒲城老爷庙地区,从清道光年间传入阎良关山,其在民间的流传至今已有200年以上的历史,主要分布在阎良区关山镇的关山村一带。
牛拉蹩鼓自清道光年间传入阎良民间后,鼓乐和武术相互融合演绎成为了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关山牛拉蹩鼓。历史上专为庆丰收、婚嫁、祭祀而表演。主要用于庙会、祭祀等活动。后来在每年初一到十五在村中集会时表演以示辞旧迎新。其表演的传统器具均属打击乐有:大鼓、中型鼓、钹、大锣、小锣等。表演时鼓手戏剧武生装扮,拉鼓的耕牛也要装扮,牛头挂红绸,牛角掉小灯笼和铃铛等饰物。
关山牛拉蹩鼓鼓歌与鼓舞世代言传身教,为了怕鼓歌继续失传,牛拉蹩鼓第五代传人冉光阜老先生将其用符号记录下来,鼓歌谱由四个符号组成:¤ ⊙ 乙 о。据鼓艺老人介绍,关山牛拉蹩鼓鼓歌甚多,现留存于世的有《三战吕布》、《老鼓》、《八仙过海》、《太平歌》《闪断桥》《双鞭子》等。鼓法有四种:双手打、双交叉打、山绑架、鼓锤交叉打。鼓舞动作有十六种:交叉步、弓箭步、翻身、偏腿、偏盖腿、原地转、飞脚、案头、交叉吸腿、二踢脚、劈叉、跺子、上马式、跳马式、虎跳、转身包脚。其表演节奏有松有紧,有快有慢,时而如翻江倒海,时而如清风拂面,鼓手即有鼓乐表演又有鼓舞绝活表演,表演形式不拘一格,与鼓歌节拍衔接有序,做动作的同时,又不影响击鼓,具有悠久性、民间性、独特性等多种特征。蹩鼓队一般表演有10到20人左右,遇到大型庆典活动有仪仗队配合,阵容可达100人以上。
关山牛拉蹩鼓植根于三秦沃土。它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深得人们喜爱,它对于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显示了我国广大群众的杰出智慧与豪迈热情,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耀眼明珠。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