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六合拳_非物质文化遗产_杂技与竞技
遗产编号 ⅵ-1 所属地区 山西·晋中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杂技与竞技
申报人/单位 山西省晋中市 申报日期 2006
心意六合拳
心意六合拳又称守洞尘技。故名思义,由于此拳术是由心生意,又由意传化为拳招,故又名心意拳。
心意拳相传为明末清初的武术家姬际可所创的。由于外族入主中原,当时的际可便产生了强烈的反清思想,后来到了河南少林寺后,因武术精湛,便留在那教学,居留期间又对明朝盛行于少林的五行拳深入研究。后有一天忽见两鸡相斗,便遂悟其理而创了心意六合。后来,心意六合拳自洛阳人士马学礼得际可真传后,数百年来形成了河南心意六合拳一大支流。
在修习心意拳的时候,有“外三合”和“内三合”的要求。所谓“外三合”是指“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即是身体各部分在运拳时都要互相配合的;而“内三合”是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即是要内心的心情与拳招、力度等合一,方可发挥出威力。心意拳的演练路线是以直进直退为主,步法着重稳健坚实。心意拳的十大形是模仿龙、虎、马、猴、鸡、鹞、燕、蛇、熊、鹰的扑击、穿侧、捕食、闪躲等动作,具有明显的攻守意识,每一形皆有其独特含意的。在招式方面多为单式,而套路仅四把捶一套,也有后人心得所创的二把半等等。ps:六合还指鸡腿、鹰捉、龙身、熊膀、虎抱头、雷声这六式相合。
卢式心意六合拳
卢式心意六合拳源于河南心意六合拳,源于一代宗师――卢嵩高武术大师对传统武术开创性的继承与创新。卢师是沪上心意六合拳的开山鼻祖,在沪享有第三代“拳王”的美誉,在不断的实践、学习、交流中,拥有自己鲜明特点、独特风格的卢式心意六合拳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逐渐形成并广为流传,开创了中国武术一派之先河。
卢师, 生于1875年,河南周口人,归真于1961年上海。自幼拜河南心意六合拳第七代传人――袁凤仪老师为师,学习心意六合拳,二十六岁时已是武艺超群,被河南周口得胜镖局聘为镖师。上世纪初移居上海,因缘际会,卢师又结识了心意拳第六代传人――丁仁老师(河南山坡人),得其真传,但不以师徒之称。
卢师于二十世纪初期在沪传授武术时称:“心意门”当时河南也称“心意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才改称:“心意六合拳”而后“心意六合拳”才在大的范围内传开。
宋门心意六合拳
蚌埠的武术界分为宋门、胡门、郭门、房门等等,创始人分别为宋国宾、胡德山、郭九兴、房英龙等人。
宋门敬仰岳飞,相传其心意六合拳为岳飞创造。投入宋门徒弟要先向岳飞画像叩九个头,再向老师叩九个头,后再向大师兄、二师兄各行三个礼,并宣称“对师傅忠孝,对师兄弟仁爱,为人讲礼义”。入门徒弟须崇尚岳家武德,以《心意六合拳谱》里的七言诗为古训:“心意六合拳不乱,许多奥妙在其间,若传狂徒无知汉,惹是招非保身难”。宋门的练拳歌诀是:“出手横拳势难招,展开中平前后稍,转身挑领阴阳势,鹰捉四平足下抛”。
山西六合心意拳基本拳法一
专门锻炼肺脏的拳术――劈拳
劈拳配肺气要凛,归手太阴肺经,属金为阴,在志为魄,为相辅之官,治节出马。司呼吸朝百脉,调一身之气,在人体好比治理国家的宰相。其动作是注意一气的起落,有捧撑掇碟之势,其形似斧非斧。其经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内,行少阴君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劈拳的动作,可以促进手太阴肺经的经气,使肺活量增加,两臂肌肉和关节韧性力的增长,气足神旺,伸缩力也大。反之,拙气、拙力、怒气、填胸,不徒无益反而于肺部有害。所以,拳家用劈拳来锻炼肺脏,即以“金”来代表。土是五行之本,准五行生克之理,土能生金,把劈拳列为五行拳之首。
要领
抽身掉膀,气足宽胸,起落不分,顾打一气,上挤下攻,放胆即成。
歌诀
任督循环气归根,摩经抱掌肺凛冲;着意曲池开门户,挤劲着力劈胸中。
练法
1.起手由横拳出势 先将两手往后收,置于心前,作顾法防守之势。同时,随曲就伸,两手摩经入而复出,前手成掌形,有把握对方手腕之意,后手也成掌,在左臂里藏着,起两臂互助的作用,两肘紧夹两肋,不可放松离开,要做到未曾动手,肘领先(肘要用劲),两掌由心而起,由口而落,形成车轮滚滚旋转以球体打立体,挤劲往前进,体重打体轻,运动如车轮,起亦打落亦打如水之翻浪,滔滔不断。同时,前足解危寸踩,用以先发制人,右足进步往前攻,形成顾中有打的形势,两眼注视前面的敌人,随机应变以防不测。
2.落势 后掌从前掌中劈出,击对方肺部,试其气力虚实,从根本解决对手,这是以气击气,以形击形的运动。同时,后足进步顾敌前足踩其后足,形成手足、肘膝、肩胯均打,尾闾下坐,气沉丹田,踩扑发抖绝劲。落时,手要和心位齐,保持中平姿势,不偏不倚,稳定重心,造成落即打,打即落的意思。
3.回身势左手在前,则右后转身,右手在前则左后转身。转身时,左足在前,则倒插右足,缩小目标,减少背后危险。速落而右后转急起,形成“三回九转是一势”之意,同时左足寸踩,右足后退。如是,循环练习。
4.收势到了出势原地,先退右足,后退左足,两足并齐,成预备立正姿势。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