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拳_非物质文化遗产_杂技与竞技
遗产编号 ⅵ-22 所属地区 山东·青岛·李沧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杂技与竞技
申报人/单位 李沧区 申报日期 2006
简介
查拳起源于山东冠县张尹庄(又名一里庄),由回族人查尚义(查密尔)、滑宗岐、武殿璋等人创编并在回民中传播。据查拳拳谱和历代继承人相传,明朝西域回民查尚义为抗击倭寇侵略我国沿海,应征到内地,行至山东冠县因病疗养,当地百姓对这位爱国义士爱戴尊敬,精心护理,他病愈后为感激当地百姓的恩情,遂将周身武艺留传给冠县一代人民。从此,当地人民为了纪念他,将查密尔(查尚义)所传身法武拳命名为“查拳”。
滑宗岐与查尚义为师兄弟。滑宗岐所使架子拳命名为“滑拳”,总称为“查滑拳”。另查拳谱上有武殿璋创腿拳和滑镗、滑钩的记载。如“说腿论乃武殿璋,至今二佰余年,盘师武爷爸所传――武殿璋乃西域人
查拳的发展历史和著名宗师
(一) 关于查拳的起源,说法不一。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在明朝末年,倭寇经常侵扰我国东南沿海,明帝命戚继光为抗倭大将,并诏书天下,聚兵东征,抗倭保国。新疆回族查密尔(尚义),出于爱国,应征东来抗倭。但是由于路途遥远,气候多变,长途跋涉中,经鲁西染病。后经当地回族人民的精心照料,逐渐康复。为报答关照之情,查尚义将自己武艺悉心传授给回族乡亲。他逝世后,人们方便把他传授的武艺命名为查拳,以资纪念。而滑拳乃是他的师弟滑宗歧所传,故有“查滑不分”之说。
(二) 在查拳的发展历史上,早期应推清雍正时的"飞腿"沙亮。在《冠县志》中记载"沙亮,字智公,雍正五年武进土改侍卫,授巡捕营守备,历升陕西延绥镇标左营游击,乾隆十三年征大金川力战阵之……"
清末山东冠县张其维武艺精湛,手指功夫如钢似铁,力穿牛腹,一指点在对方身上,莫不指到人倒,数人围攻休想得手。他还练就一支虎尾?e,如游龙飞凤,快如电掣,勇如猛虎,堪称绝技。
张其维终生好武,授拳严格有方,培养出了一大批查拳名手,如张西彦、张凤岭、张英振、张英健、张锡太、李超群、常振昔、何振全、宋义洲、何亭英……大枪杨鸿修也是清末一代查拳名师,他身材高大却非常灵活,又;快拳杨",名噪武林。他培养出了大批高足,如打败外国大力上的"神力王"王子平、"山东双马"马金标和马永奎以及于振声、何振江、米广亭、马格甫等。另有以济宁人李恩 聚为代表的"李式"查拳,由于收徒甚严,授徒拔少。其拳刚劲有力,势势连贯。
在北京地区早有查拳流传,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号称"大枪刘"的刘昆,回族,字世安,原籍山东省临 清县刘家庄人,生于1868年,卒于1965年,享年97岁。其祖父在庆王府当差,是清朝八旗总教头 .其父为清朝北守备。刘昆曾任北营(右营)武术教头,兼教四王爷。后在东直门北小街清真寺武术学校,经朱庆兰介绍给少帅张学良,又去国立东北大学任教授。解放后,在日坛西门立场教授武术。刘老师1957-1959年是朝阳区政协委员。刘老师文武才学渊博,他曾以八母大杆子之徒战胜众多高手,以"大枪刘"名扬海内外。刘老师武功精湛,其弟子有赵德朴、杨玉成、郑天祥、姜祥禄、董兴华、李光福、李兆祥、刘竹岩(子)、王库、刘鸿池、杜剑堂、胡西材、朱长友等。真正比较广泛系统地流传北京的查拳应首推1956年应国家体委邀请来京传艺的常振芳。著名武术家常振芳(1898-1979 ),自幼酷爱武术,苦练不辍,深得张其维老师的器重。所以,青少年时就以武艺超群而闻名逻尔,成为张氏查拳门下的佼佼者。常老师一生致力于武术教学研究,造诣深透,使查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风格特点更加突出,内容更加丰富。他不但精通查拳,而且通晓诸家拳术,尤其剑术早在南京国术馆时,就深得馆长张之江的尝识,享誉黄河南北。其动作出神入化,成为众多武技名手追求的模式。1928年在山东省济南摆擂比武,常老师"顺手牵羊"、"靠身拳"轻取山东省警察局武术教习。
1937年日寇侵入华北。"七七芦沟桥事变",亿万民众一致要求抗日,常老师目睹国难当头,义 愤填膺,毅然投身从戎,加入了抗日大刀队(即冯玉祥部四十四旅武术队)并任队长,在房山区硫璃河一带的战斗中,杀得日寇魂丧胆破。
常老师在京期间,先后任北京市总工会、工人体育场、公安部等处武术教练。1960年任北京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多次参加全国武术运动会、出任裁判和总裁判长等职。出版了《四路查拳》,参加国家武术甲、乙、丙组刀、枪、剑、棍、拳套路的编写工作。
常老师一生曾传艺于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江西、天津等地,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有中国第一位武术教授张文广为最杰出者,现任北京体育大学顾问。常老师在北京期间首次打破不收汉族人为徒的惯例,开始吸收汉族学员入门共毫无保留地精心地系统传授查拳技艺。较有成绩的学生有:齐谋业、翟金生、董世明、孙长立、邢宝仁(故)、路景臣、曹崇柱、杨茂林、张旭初(已故)、马金龙、张汝志、张汝维、李全坤、张忠良、白德金、黄云贵、王少昆、王守仁、王立田、王立英、杨思俊(故)、宋云培、王世新、刘鸿池、董秉章、李国瑞、韩勇、毛淑英等。
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优秀拳种之一。盛行于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山西后遍及海内外,尤以在回族中流传更为广泛。
历经数百年的实践和演变,查拳形成了现今的冠县的"张式"查拳,冠县的'杨式"查拳,任城的"李式" 查拳三大流派。三派的套路内容不同,练法也各有其妙,但其拳理相同,其要求也大体一致。查拳的风格特点是:姿势舒展挺拔,发力迅猛,动静有致,刚柔兼备,节奏鲜明,步活灵活多变,结构严谨,功架整齐。无论往返进退,上下起伏,力求协调配合,整个套路表现出一种潇洒剽悍矫捷的形态,是长拳类型中较为系统的拳种。
查拳的基本套路
(一) 基础套路:五步拳 六路转 十路抄滑 十路弹腿
(二) 查拳正拳十路: 查拳副拳两路(也有十路流派的)腿拳两路 滑拳三路 洪拳四路 炮拳三路
(三) 查刀 二路查刀 五虎群羊刀 缠丝双刀 春秋大刀 关公十八刀 昆吾剑 三才剑 二龙剑 盘龙棍 五虎群羊棍 锁喉枪 六趟枪 镗 双钩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