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画家郑板桥赠爱婿的《柱石图》
郑燮,号板桥,善竹石。其竹,劲瘦挺拔,筋节突兀,凌然傲骨;抑或纷乱横出,张狂跋扈愤世嫉俗。其石,嶙峋峥嵘,奇峭崚嶒,挺然不拔;抑或执拗地冥顽不化,当然,也可以雄霸中天,“柱上云霄”。论者多不谓其姿态万千、丰富多彩,而说张扬、怪诞,不循常理。因为,他位列“扬州八怪”,而且如今的人们一提“八怪”,首先跳出脑海的就是郑板桥。
郑板桥画过很多《兰竹图》《竹石图》以及《兰竹石图》,最著名的兰竹图,自然是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其66岁嫁女时陪嫁的那一幅。五年前他在山东潍县任上为了赈灾擅自开仓放粮,结果灾民蜂拥而至,放赈账目混乱,结果按贪污被罢了官,所以画上自题诗如是说:“罢官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板桥老人为二女适袁氏者作。”
郑板桥也画过一些《奇石图》《顽石图》《柱石图》,不过最著名的石图,是乾隆二十八年其71岁时特意为女婿画的这幅《柱石图》(见图)。何以见得?缘此画与上述一幅画可谓一双;缘其题识称:“板桥老人郑燮为泾川贤坦画并题。”
“贤坦”即“贤婿”,典见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所述乃书圣王羲之旧事,其言:东晋时,太傅郗鉴择婿,至王丞相家(王导,王羲之伯父),诸郎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惟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逸少,王羲之字也。因此,由是“坦”或为“坦腹”,即“东床坦腹”。至于“泾川”是名,是字,或是以出生之地望指代其三个女婿中的赵氏、袁氏、李氏一者,则尚须考证。但此画特为其婿而画,则无疑矣。
此画初次面世在1996年,系当时北京翰海拍卖公司书画部经理王彦朝自某高校老教授王春富家征得,见拍于北京翰海春拍;1998年再次上拍于翰海绍兴秋拍;2000年中贸圣佳也拍过,但都定名为“奇石图”。因为这画看上去并未见特异之处,无非郑燮常言:“板桥居士画石,好为大块。空勾斧劈,”“偶作细笔皴染。”看上去有一些倪云林的笔意罢了。可是,此图所题七言绝句有曰:“屡游泰岱何曾见,几过匡庐未遇之。惟有谷城山下路,一卷黄石帝王师。”分明不是说的寻常奇石、顽石,必是说的柱石。因为,其诗典出太史公《史记·留侯世家》,所谓“谷城山下路”,“黄石帝王师”,系指当年张良得黄石公《素书》一卷,终臂助高祖刘邦奠定四百年汉家天下,是为家国之柱石。
“谷城山下路”葬着西楚霸王项羽,脱化出太史公记载的一段话:黄石公谓子房,“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古城山下黄石即我矣。”后十三年,张子房功成名就,一日随同汉高祖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所以,郑燮此图画的是柱石,也是黄石,是对爱婿的寄望,也带出了如许之多的故典,引出人们无限的遐思,让我们想到“破釜沉舟”等著名战例,想到以“力拔山兮气盖世”驰名的“勇战派”代表项羽,想到张良图谋刺秦而未逞,避于下邳,三次为老者拾履而不愠,终得黄石公授《素书》,佐留侯定鼎,然后功成名退……而细审板桥所绘以“柱石”为题者,赋诗则两类:一曰气节,所谓“谁与荒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云霄。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一曰担当,譬如:“一卷柱石欲擎天,体自尊崇势自偏。却是武乡侯气象,侧身谨慎几多年。”然最重的,莫过于此幅《柱石图》。因为“不为五斗米折腰”之陶潜气节可嘉、可法;两赋《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诸葛孔明可敬、可叹。但是,张子房却前能兴汉,后得全身,可赞叹,也令人心悦诚服。
重量级藏品大抵皆如是。大上款,有因由,且背后有个大掌故、大意趣,足使人玩味其中,感慨其间。至少茶余饭后,能扯出个大话题,却总有未曾考究参详殆尽之憾。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