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发现圆瑛法师《天童寺舍利塔记》碑
日前,鄞州区文管办接到东吴镇政府报告,在东吴镇某村一座正在拓宽的桥下发现数量不少的石刻,其中一块石碑上刻有《天童寺舍利塔记》。区文管工作人员马上赶到该村,发现桥两侧桥墩基石中有十多块石刻,其中一块完整的碑刻,正是圆瑛法师的《天童寺舍利塔记》。
石碑保存基本完好,石质为梅园石,纵约60厘米,横约152厘米,共刻有文字32列,全文行楷,字迹清俊而遒劲,点划多姿,字体妍美。落款为“民国廿四年本寺住持圆瑛记”,“宁城李良栋镌石”,碑文记载天童寺舍利宝塔兴建始末:圆瑛法师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重渡南洋,讲经南洋群岛,并开办慈儿院,筹募教养基金。恰逢马来西亚槟城极乐寺本忠老和尚为供奉十八舍利建造宝塔,“尚余三颗,持赠于余,欣然拜受,顶礼通宵,夜半忽睹祥光,明晨瞻视,俨然四颗,信精诚之专注,故圣应以昭然。”“于是发心建塔,历年未遇檀那。”民国庚午年(1930),圆瑛法师当选为天童寺住持,浙江吴兴信徒顾明心居士捐资建造舍利宝塔,宝塔经始于甲戌(1934年)仲冬,落成于乙亥(1935年)季夏。
圆瑛法师(1878-1953),中国近代佛教领袖。 法号宏悟,别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 福建古田县人,十九岁出家修行。1929年与太虚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佛教会,并连续数届当选主席。法师一生为团结全国佛教徒、促进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被推选为第一任会长。圆瑛法师《天童寺舍利塔记》被汇编于《圆瑛大师文集杂记》,但原碑一直不见踪迹,今日终于重现于世。在海丝申遗工作逐步推进深化之际,此碑的发现对于研究天童寺的海外交流史和圆瑛法师的生平贡献提供了重要的实证。
除此之外,还发现天童寺山晓本皙法师之塔的构件。山晓本皙法师,康熙十一年至二十五年(1672-1686)任天童寺住持,临济第三十二世,是木陈道忞的弟子。木陈道忞,密云圆悟弟子,精通儒、释之学,且擅长诗词、书法,声名远播九州。顺治皇帝因慕道忞之名,1659年(道忞63岁)下诏浙江天童寺召他进京,道忞法师带弟子本月、本皙北上,是天童寺历史上第七位,也是最后一位晋京说法的大和尚。顺治于朝政之余,常与道忞论道谈心,并以师礼事之,天童派由此在清初盛极一时。顺治帝于天童寺正殿左侧钦赐御碑亭一座,内有御书《敬佛》碑、《敕书、诏书、御札》碑、《梵纲经》碑、《春城乞食还》。逾年(1660年)5月道忞辞京南行返山,顺治钦定留禅师弟子(旅庵)本月在京住持善果寺,(山晓)住持隆安寺开法。(鄞州区文管办 朱素珍 陈绍波)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