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通背缠拳_非物质文化遗产_杂技与竞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ⅵ-2 所属地区 山西·临汾·洪洞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杂技与竞技

 

  申报人/单位 洪洞县通背缠拳协会 申报日期 2006

 

  通背缠拳从乾隆年间由郭永福传承授徒,追溯渊源应从宋说起,成明洪武年间大槐树移民,由广济寺和尚陈卜大师,移民至河南,又由郭永福带回老家。通背缠拳文经磨砺,经过数代人及武林拳师的钻研编创下,达到了通背缠拳炉火纯青的地步,在洪洞县形成了徐家拳的称号,通背缠拳从传承到发展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缠拳发展到今,完善具备上百路缠手套路和器械套路,在洪洞习练者众多盛行时,一村乃至一乡,清1863年至1931年由一代拳师郭清秀将通背缠拳进一步研究,并同时在河西一带授徒,使通背缠拳更上一层楼。

 

  众多出众者尚教辛村徐克明拳师将拳要发扬广大,在抗日时期,解放战争年代为保家护国做出过不朽贡献。

 

  解放后,徐家子孙在徐克明、徐风山、徐风岐等拳师的传承授业下完整的继承了通背缠拳,该拳种受历史条件的局限,历代武功秘籍,经典套路尚有遗失现象,为保护这一传统竞技文化遗产,洪洞县成立了通背缠拳协会,积极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为弘扬武德武风精神,加大保护力度,使通背缠拳遍及全国业誉海外。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