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庙武术_非物质文化遗产_杂技与竞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ⅵ-2 所属地区 江西·宜春·袁州区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杂技与竞技

 

  申报人/单位 宜春市袁州区 申报日期 2006

 

  距离宜春市区12公里的南郊,有一个面积70余平方公里的南庙乡。这个拥有两万人口的乡镇,却有6900余人会武功。在1000多年的祖传父教的习武历史中,成为武术精良、武德高尚、远近闻名的武术之乡。为此,也被国家农民体育协会授予“全国武术之乡”和“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4日,记者走进了这个独具魅力的武术之乡。

 

  祖传父教学南拳

 

  清晨5时许,在一座农家小院里,记者见到了90岁高龄的乡武术协会老会长袁其福,他正在专心地练拳。记者对武术并不在行,但从那刚柔相济,套路娴熟的一招一式中,忽而感觉猛虎下山,忽而显现巧鹿飞奔,忽而形如丹鹤昂立……约半小时后,袁老满脸汗水停止了练习。

 

  “您刚才练的拳出自何门?”记者饶有兴趣地问。“师出南拳。”袁老擦了把汗介绍,乡武术协会现有6900余会员,另有11个行政村和16所学校,都成立了武术分会。说起乡里习武历史,至今有1000多年了,在华陀创立“五禽戏”时,与之相承的少林南拳就传到了这一带。最先是祖先们到河南、四川一带去拜师。此后,祖传父教,代代相传,兴起了男女老少喜习武的风尚。现在,全乡练出了许多身怀绝技的“南拳师”、“大刀王”、“钩镰王”、“六肘神”等。每次全国或全省比赛,都要拿几个大奖回来。

 

  田间地头摆武阵

 

  从村民李和平家的后院传来阵阵“嘿!嘿!”的喊声,李和平挥着一把足有两米多长的大刀,正在龙腾虎跃地操练。这把沉重的大刀在他手上,轻巧得如同一根小棍,飞刀旋转令人眼花缭乱。李和平笑着说,这把关公大刀,有20多斤重。

 

  在一户农家门前,主人李松云正在教11岁的儿子练习梅花棍。李松云告诉记者,儿子6岁就开始练武,每天早上和寒暑假的晚上,至少练上一两个小时。

 

  这天是个大晴天,正是农家干农活的好时节。吃过早饭,下市村一群男女老少荷锄、持刀、携棍向一片农田走去。这一带的村民都有在田间比武的习俗。

 

  快到正午时分,在菜地锄草的李平生一声叫喊,六七个正在干活的村民拿了各自的刀、棍、剑或锄头、扁担,聚到一片稻田中。“怎么来?”“先单个挑,再一家一家过招。”李平生提议。于是,他们各自找好对手,拿刀的和持棍的比试,握拳的和挥剑的博弈,锄头、扁担也成了一个赛阵。只听得满稻田刀棍作响,喊声震耳。

 

  练出一群大力士

 

  南庙乡很多农民练武练出了一身好力气,能扛个三五百斤重物的大有人在。

 

  在泽溪村,记者见到了村民袁平生。这名37岁的庄稼汉,曾是全国男子传统南拳“南拳四门”第二名得主。他家门前有块大石头,足有七八百斤重,旁边的三个村民用手推,都丝毫未动。袁平生见状,双手用力往上一提,石头就离开了地面。

 

  南庙乡农民因喜习武,被周边乡镇的人习惯称为“南庙打师”。白马村的刘圣生是远近闻名的“六肘王”,有一次,他在农贸市场卖蔬菜,厉声喝住一名扒手。当扒手向他挥拳头时,刘圣生一个握拳出手,然后胳膊肘一顶,扒手跌在地上,叫了一声“南庙打师”来了,丢下钱包就逃。

 

  被打三下才还手

 

  尽管南庙乡的男女老少都崇尚习武,有的身怀绝技,但他们从来都不滥用武功,也不靠武功谋利。他们都严格遵守一个基本信条,即习武是为了强身健体,防身卫家,被打三下才准还手。因此,多少年来,在全乡没有发生过宗族纷争、违法乱纪、恃强凌弱等现象。

 

  在邮桥村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李姓村民夫妻经常吵架,有一次,一气之下小李竟对老婆动了粗。老婆生气跑回娘家,习武的娘家人就教她练了几招。回家后,当小李再次对老婆动粗时,老婆数到三下后便摆出阵势,对他推上一掌,踢上一腿。此后,小李再也不敢欺负老婆了。

 

  隐忧

 

  盛风之下也有忧虑

 

  记者还了解到,年初,南庙乡的武术已被列入宜春市新推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但现实中越来越显示出的“今不如昔”的忧虑。

 

  虽然他们因武术而自豪,因武德而受尊重。但在市场经济大潮下,该乡的武术前辈们又难免有些担忧。老会长袁其福告诉记者,目前最大的忧虑就是村中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没有条件接受祖传父教的训练,因而,习武的人趋于减少。再加上习武不得谋利的戒律与现实利益的碰撞,也使得习武之风不如从前。

 

  为了保护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乡武术协会的不懈努力外,处于贫困之乡的乡政府每年拿出两万元,定期对乡武术协会成员进行集中培训或切磋交流,并建立多个习武点。同时,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武术比赛,或组织外出表演,旨在使千年传承的武术得到进一步弘扬。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