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期的章草与西晋《平复帖》
盛世中国,正以巨人姿态迈向世界,不惟经济发展,亦因文化自信。中国古书画是中华民族之重要文化遗产,留存着我们民族无数宝贵的记忆。欣赏中国古书画,解读其中蕴含的历史与文化,是了解民族历史、传承传统文化、体悟古典艺术的绝佳途径。今借此栏目,我们将通过一些经典名作和大家分享中国古书画及其背后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翻开《历代书法论文选》,开篇即是东汉著名辞赋家赵壹的《非草书》。赵壹认为时下流行的草书是秦末后开始出现的“隶草”,此等书法“非圣人之业也”。这篇看似非草书,实质是批判书法艺术化的文章,却开了中国书法批评的先河,成为书法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那么赵壹《非草书》中提到的“隶草”,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书体呢?
东汉末期,“隶变”完成,在经典化隶书成熟的同时,被赵壹称为“隶草”的章草甚为流行,史称“草圣”张芝和杜度、崔瑗等均擅章草,并延续到三国以降。
三国时期隶书的主流地位下降,楷书成熟,但章草仍有其生存空间。从东汉入吴国的皇象,是章草书法的一位重要书家,书有著名的《急就章》,此外,曹魏时期著名书家卫瓘的《顿州帖》和索靖的《月仪帖》,都是我们了解这一时期章草书体的样板。
西晋时期,从实用书写的角度来看,章草也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相反,此时却出现了一件书法史上极为重要的作品——《平复帖》。
《平复帖》的内容是作者写的一通信札,纸本,无款,宋代时被鉴定为陆机所书。陆机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这个《平复帖》不仅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本名人法帖,也是后来认识西晋书法字体、书体演变的重要标本。
《平复帖》流传有序,曾先后入藏宋宣和内府和清乾隆内府,后被赐予成亲王永瑆,光绪年间为恭亲王所有,再由其孙溥儒等继承。民国时期被张伯驹重金购得,于1956年捐赠给国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通观此帖,似用秃笔写就,用笔圆浑内敛,含而不露,具有高古的气息。因纸张和年代的关系,不少字的墨色脱落,难以辨识,更添一分神秘气息。
《平复帖》的出现,把章草书法推到了高峰,当然也成为章草发生期的绝唱。此后很长时间章草书法沉寂,一直到元代再度复兴。
从皇象《急就章》到卫瓘《顿州帖》、索靖《月仪帖》,再到陆机《平复帖》,给我们勾勒出章草的基本面貌以及它们的演变轨迹,从字字独立、带有隶意的笔法和匀速的表达,演变为隶意的减弱和逐渐强化起伏的节奏表现。由此,从一个角度可见书法的艺术表现特征的日益强化,并逐渐走向艺术的自觉。
作者介绍
金晓明: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宋画全集》《元画全集》副主编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