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岁的广济桥不堪重负 塘栖镇想给它找个“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摘要】在余杭塘栖镇众多的桥梁中,广济桥无疑是经典中的经典。在塘栖人的心目中,如果说大运河是塘栖的母亲,那么这座已经500多岁的七孔石拱桥就是塘栖的父亲。与它有关的任何细微变化,都让人牵挂。

 

  在余杭塘栖镇众多的桥梁中,广济桥无疑是经典中的经典。在塘栖人的心目中,如果说大运河是塘栖的母亲,那么这座已经500多岁的七孔石拱桥就是塘栖的父亲。与它有关的任何细微变化,都让人牵挂。

 

  最忙时,一天五六万人桥上过。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更为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塘栖镇政府计划在广济桥以东约420米处新建一座人行景观桥,分担人流、减轻古桥压力。并在相关部门及专家论证基础上,初步筛选出三个设计方案,向社会公示。

 

  “去年我们把塘栖镇运河新桥的初步方案上报给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具体桥型和建造方式,并广泛听取当地百姓的意见。所以我们公布了这三个方案,看看哪一个大家最喜欢,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并确定最佳建设方案。”塘栖镇城建城管和环保办主任沈策告诉记者。

 

  简约现代古典,三种风格你爱哪种

 

  方案一:情牵塘栖(古今牵手桥)——简约梁桥该方案为五跨连续梁桥,方案线形简练、硬朗,与周边拱桥的圆润线条互补;梁体采用经久耐用的清水混凝土材质,护栏采用青石板护栏。

 

  方案二:碧架晴虹——现代拱桥本方案设计的是一座单跨拱桥,平面交叉设计形成“X”型。借助鱼腹式截面、玻璃桥面、金属质感,为古镇增添前卫现代的气息。

 

  方案三:倚阑映月——古典拱桥这是一座五跨连续拱桥,多孔交错,拱桥的跨径和线型与广济桥呼应,借用桥孔数量彰显主次,展现江南水乡的特色,充分融入古镇的整体建筑风格。(记者 何晟 通讯员 高宏斌)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